年11月21日第期总期
翟海,男,笔名海洋。房山作家协会会员。房山区青龙湖人,生在农村,长在农村,热爱着家乡这片土地。一九八二年坨里高中毕业,曾任学校广播员,积极参加学校的文艺活动。喜欢文学,唱歌,打球等运动,曾搞过个体经营,在外租棚经营养殖,由于离家远,写了很多思乡,思亲的诗歌。在某集团工作时,写过征文并获公司嘉奖。伴随四季更替已有50多载,对身边变化感触颇多。并且对祖国的传统文化非常喜爱,虽然有过挫折,但一直坚持写作,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曾于和金地《奋斗》内刊发表过文章。小营村三面是山,中间谷底是村子,夏季下暴雨,受了水灾,临街的户都洪水都淹没了窗台。上级领导给了解决方案,研究让进水户搬出低洼区域,为促使村民响应搬迁方案,决定凡是进水户,翻盖房子享受八万元补贴,其余自己添。一时间,该村的新楼房就像雨后春笋一样,一座座拔地而起。小营村本就处在低洼之地,全村三百多户,每年下暴雨时,没有一户不被淹的,下一次雨,就淹几次房子。有这样的好政策,谁家抓紧盖呀!
村里人都盖了新房,村西头王二嫂也想把房子翻盖了。可二嫂家,日子过得很紧张,丈夫常年卧床、看病、吃药,家里原有的那点积蓄,早就花的所剩无几了。今年才五十八岁的二嫂,看上去,就像奔七十的人。二嫂看着左邻右舍都盖了楼房,二嫂急得嘴角起火炮,舌头生口疮。她也想盖楼,可钱呢?
现在盖房,都是大包工,一平米一千多块,只要预备好钱,找个建筑队就行了。可钱去哪借。二嫂想到了……娘家人。
二嫂娘家是香河的,弟弟开家具厂,这些年房地产业火爆,因此家具厂也很火红,每年利润有好几百万。这天二嫂拨通了弟弟的电话。弟弟说:“姐姐,盖房是好事,只是我家都是你弟妹当家,你问问她吧。”二嫂又给弟妹打电话,弟妹接了听明白后说:“姐姐,按说亲戚里道的,咱们都是至亲,该帮!可今年,闹疫情,我们也没挣到钱。这不,工人工资都两月没开了,真帮不上忙。”弟妹的话就像一瓢凉水,浇得二嫂透心凉。
弟弟这里碰个钉子,二嫂还不甘心,又拨通了妹妹的电话。二嫂的妹妹和妹夫都是公务员,妹妹大学毕业,在北京结婚,妹夫是某局的局长,二人就一个孩子,家里生活很好。可妹妹,听说姐姐要借钱时,一口拒绝了。理由是,自己刚买了新楼,钱都用了,虽说妹夫是局长,可很清廉,她自己想买个金项链都买不起。听完妹妹的话,二嫂哼了一声,心里说:是买不起,还是不敢戴呀!
打完这两个电话,二嫂好几天没有缓过劲儿,只觉得胸口堵得慌。这就是亲情吗?弟弟比自己小五岁,从小就是自己哄着抱着,吃点差样的都会紧着他吃。有一年下大雪,妹妹的腿断了,由于路滑公交车停运了,是自己背着她,深一脚浅一脚,走医院接骨、打石膏啊……这些难道他们都忘了吗?二嫂有些心灰意冷,算了吧,不想了,不盖又如何?
三个月后,二嫂家的楼房竣工了。楼房高大宽敞明亮,装修的也很不错。但是温居那天,二嫂没请一个娘家人,倒是有一个陌生姑娘,成了二嫂家的座上客。
前些年,二嫂骑着三轮走街串巷卖柿子,在几十里外的一个胡同里,伸手帮了那女孩一点小忙儿……
来自文学如烈火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55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