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口疮疼,劝君用茱萸》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群友发了一张图片,用纱布包住了脚心,估计很多朋友就纳闷儿了,这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呢?答案是:吴茱萸。
如今国家放开二胎政策,也算是亡羊补牢,尤为未晚。也有很多已经生育二胎的,再次为人父母,很多年过不惑之年,比如宇鹏自己,与家中小宝差四十多,这在以前就是两代人,本地叫做隔辈亲,孩子有点头疼脑热,自然提心吊胆,但是一医院,实在是个怪圈,仿佛不找最好的医生,医院就对不起孩子,本来宇鹏对八岁以下八十岁以上基本上是不处方的,(怕担责任),如今想来,一个真正的医者,首先要有的就是担当,但是这种担当是建立在扎实的基础之上的,博览群书,更要活学活用,准确辩证,如履薄冰,方能真正做到济世救人,不违祖辈教诲。
吴茱萸图
说到吴茱萸,自然会有个小故事的,宇鹏幼时最喜欢看春秋战国的故事,很多如今的节日和民俗都起源于那个时代,话说当时弱小的吴国每年都得按时向强邻楚国进贡。有一年,吴国的使者将本国的特产“吴萸”药材献给楚王。贪婪无知的楚王爱的是珍珠玛瑙金银财宝,根本看不起这土生土长的中药材,反认为是吴国在戏弄他,于是大发雷霆,不容吴国使者有半句解释,就令人将其赶出宫去。楚王身边有位姓朱的大夫,与吴国使者交往甚密,忙将其接回家中,加以劝慰。吴国使者说,吴萸乃我国上等药材,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吐之功,善治胃寒腹痛、吐泻不止等症,因素闻楚王胃寒腹痛的痼疾,故而献之,想不到楚王竟然不分青红皂白······听罢,朱大夫派人送吴国使者回国,并将他带来的吴萸精心保管起来。
次年,楚王受寒旧病复发,腹痛如刀绞,群医束手无策。朱大夫见时机已到,急忙将吴萸煎熬,献给楚王服下,片刻止痛,楚王大喜,重赏朱大夫,并询问这是什么药?朱大夫便将去年吴国使者献药之事叙述。楚王听后,非常懊悔,一面派人携带礼品向吴王道歉,一面命人广植吴萸。几年后,楚国瘟疫流行,腹痛的病人遍布各地,全靠吴萸挽救成千上万百姓的性命。楚国百姓为感谢朱大夫的救命之恩,便在吴萸的前面加上一个“朱”字,改称“吴朱萸”。后世的医学家又在朱字上加个草字头,正式取名为“吴茱萸”,并一直沿用至今。
故事终究是故事,但是这吴茱萸在宇鹏的药方中多数用来外敷,比如昨天的贴在脚心的,就是用来治疗小儿口疮的,二十年前吾女儿经常犯鹅口疮,嘴巴都张不开,去医院输液,无效,后来爷爷的同事,张舜英先生(爷爷去世后我随她学习过)给开出,吴茱萸3钱,鸡蛋清调敷脚心涌泉穴。用了两晚即好,以后再犯再用,不超过三次痊愈。在临床中推荐,基本上都是两三天痊愈,堪称神奇,而且无痛苦,成本低,两元钱搞定。
吴茱萸容易跟山茱萸混淆,山茱萸味酸、涩,性微温。功能补肝肾、敛精、补血,是一味滋补的常用药。如六味地黄丸、肾气丸、左归丸、右归丸等配方中,都有山茱萸。
山茱萸图
山茱萸一药,近代名医张锡纯对它情有独钟,并以它作为救急之药。他说:山茱萸能收敛元气,固涩滑脱,振作精神。且敛正气而不敛邪气。张氏曾以一味山茱萸肉挽救垂危的病症。山茱萸肉止汗作用确实有效,笔者在临床遇盗汗或自汗之人,凡大腿部汗多,都用萸肉10~12克,即可见效。
宇鹏不是神医,不追求,也担当不起,至于大师之类的称呼更加避之不及,但是以恢复传承汉医为己任,愿更多的朋友能加入到学习传统文化,恢复中医应有的地位,而努力吧!
万和养生堂与你分享。
声音开拓市场,彩铃创造财富
让业务暴增%!腾飞中国直销事业!就用金木事业彩铃吧!
你买的不仅仅是一首彩铃,更是一大片市场哦!扫描下方北京中科医院是假的吗北京治疗白癜风比较好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zkcyy/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