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舌头口疮 >> 中医治疗口疮 >> 正文 >> 正文

朱砂简介分类成分地理分布历史记载

来源:舌头口疮 时间:2020-2-14

朱砂又称辰砂、丹砂、赤丹、汞沙,是硫化汞(化学品名称:HgS)的天然矿石,大红色,有金刚光泽至金属光泽,属三方晶系。朱砂主要成份为硫化汞,但常夹杂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朱砂有无镇静催眠作用,认识不甚一致;有解毒防腐作用;外用能抑制或杀灭皮肤细菌和寄生虫。朱砂为汞的化合物,汞与蛋白质中的疏基有特别的亲合力,高浓度时,可抑制多种酶和活动。进入体内的汞,主要分布在肝肾,而引起肝肾损害,并可透过血脑屏障,直接损害中枢神经系统.

解释

朱砂,古时称作“丹”.东汉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药而兴起的炼丹术,使中国人逐渐开始运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朱砂“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后世的皇帝们沿用此法,用辰砂的红色粉末调成红墨水书写批文,就是“朱批”一词的由来。

各朝帝王亦把辰砂作为国宝,点批状元便是用它。

我国传统中医将辰砂用作安神定惊的良药。古人认为朱砂有“开运祈福,镇静安神”之用。一种红色硫化汞矿物,相当于HgS,三方晶系,通常产状为细粒的块状体,为提炼汞的唯一重要矿石。理论上含汞86.%,硫1.8%,但常夹杂种种物质,其中最常见者为雄黄、磷灰石、沥青等。别名丹砂。注:“朱砂”为矿石并不是猪身上的“结石”。

丹砂,一种矿物,炼汞的主要原料。可做颜料,也可入药。又叫辰砂、朱砂。亦作“丹沙”。1.即朱砂。矿物名。色深红,古代道教徒用以化汞炼丹,中医作药用,也可制作颜料。《管子·地数》:“上有丹沙者,下有黄金。”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凡草木烧之即烬,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一折:“远奢华,近清佳。火炼丹砂,水煮黄芽。”.指丹砂炼成的丹药。南朝梁江淹《莲花赋》:“味灵丹沙,气验青雘。”《宋史·薛居正传》:“﹝居正﹞因服丹砂遇毒……吐气如烟燄,舆归私第卒。”明谢榛《元夕道院同公实五君得家字》诗:“乘闲来紫府,垂老问丹砂。”清方文《石臼行赠崔正谊明府》:“莫疑勾漏乞丹砂,匪向临邛弹绿绮。”

形成原因

天然辰砂只产于低温热液矿床,常充填或交代石灰岩、砂岩等。与石英、辉锑矿等共生。

低温热液矿床:与陆相火山岩或次火山有关的,指形成温度00-50摄氏度,形成深度在地下km至地表范围内的热液矿床。

辰砂Cinnabar

形态:三方晶系。

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

断口

呈半贝壳状或参差状。硬度~.5。比重8.09~8.。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无味。金刚、半金属、暗淡光泽。

鸡血石

鸡血石是含条带的迪开石,由迪开石、高岭石和辰砂组成,辰砂在其中成隐晶质浸染状分布,因其中的辰砂色泽艳丽,红色如鸡血,故得此名。中红色部分称为“血”,红色以外的部分称为“地”、“地子”或“底子”,可呈多种颜色。我国最早发现的鸡血石是浙江昌化玉岩山鸡血石。后来又发现了巴林右旗的巴林鸡血石。0世纪90年代又在甘肃、四川、湖南、云南等地发现了鸡血石。

地理分布

产于石灰岩、板岩、砂岩中。辰砂的名字直接来自它的产地——辰州(今湖南沅陵),是中国最早发现辰砂的地方。贵州的铜仁、湖南的辰溪、沅陵和麻阳是辰砂的主要产地,除此以外,湖南、四川、广西等地也有出产。辰砂主要呈菱面体状,加上晶体本身产量小,采集难度很大,直径5毫米以上的晶体就是博物馆收藏的珍品了,而且5毫米以上的辰砂晶体只有在我国出产。世界上最大的辰砂晶体是产于贵州铜仁双晶辰砂晶,规格为64mm×51mm×49mm。

采制

采挖后,选取纯净者,用磁铁吸净含铁的杂质,再用水淘去杂石和泥沙,研成细粉,或用水飞法制成极细的粉末。

主要成分

主要成分为硫化汞(Mercuricsulfide).亦夹杂有雄黄、磷灰石、沥青质等物质。亦有报告:朱砂在人工胃液中含有汞、砷、铅、镉、钡、镁、铁、锌等多种元素。

医学作用

理化鉴别

朱砂

1.该品粉末用盐酸湿润后,在光洁的铜片上摩擦,铜片表面显银白色光泽,加热烘烤,银白色消失。

HgS+HCl→HgCl+HS↑

HgCl+Cu→CuCl+HgCl(白色物质,氯化亚汞)

.取该品粉末g,加盐酸—硝酸(∶1)的混合液ml使溶解,蒸干,加水ml使溶解,滤过,滤液显汞盐及硫酸盐的鉴别反应。⑴汞盐的鉴别反应:取该品溶液,加氢氧化钠试液,即发生黄色沉淀(HgO)。⑵硫酸盐的鉴别反应:取该品溶液,加氯化钡试液,即发生白色沉淀;分离,沉淀在盐酸或硝酸中均不溶解。

合成

朱砂-药材形状

硫化汞的合成方法:取适量汞置反应罐内,加入1.~1.4倍量(重量比)硝酸(比重1.4),任其自然反应,至无汞后,加一倍量水稀释,在搅拌时逐渐加入按汞量计算1.1倍量的含结晶水硫化钠或0.7~0.8倍量硫化钠水溶液至完全生成黑色硫化汞,反应结束时,溶液控制在pH9以下。黑色硫化汞用倾泻法反复洗涤~4次,布袋过滤,滤液烘干,加入4%量的升华硫,混匀后,加热升华,即得紫红色的块状硫化汞,其反应式如下:

Hg+4HNO→Hg(NO)+NO↑+HO

Hg+8HNO→Hg(NO)+NO+4HO

Hg(NO)+NaS→HgS(黑色↓)+NaNO

HgS(黑色)(升华ΔHgS(紫红色)

注意事项

该品有毒,不宜久服,以免汞中毒。禁止加热,加热则析出汞蒸气,有剧毒。

历史记载颜料

朱砂-中药材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中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红润亮丽的颜色也得到了画家们的喜爱,中国书画被称为“丹青”,其中的“丹”即指朱砂,书画颜料中不可或缺的“八宝印泥”,其主要成分也是朱砂。中国还是世界上出产朱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朱砂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世界范围内,朱砂的产地不少,但受地质条件的限制,生成的多为5毫米的细小晶体。在国际市场上,5~10毫米的完整晶体售价达00美元。

朱砂,古时称作“丹”,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在中国湖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出产。用这种颜料染成的红色非常纯正、鲜艳。

用药禁忌

1.不宜久服、多服。

.恶磁石,畏咸水,忌用火煅。

.《吴普本草》:畏磁石。恶咸水。

4.《药对》:忌一切血。

5.《本草从新》: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6.该品有毒,不宜久服、多服。以免汞中毒。忌火煅,火煅则析出水银,有剧毒。水沸入药。肝肾病患者慎用。

毒性

祖国医药学对朱砂毒性的认识,经历了由“无毒”到“有毒”,到“限量”使用的过程。自《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以来,直至明清,对朱砂的毒性,特别是导致慢性中毒的弊端,基本上没有认识,几乎均认为朱砂“无毒”。虽然在唐代一些医家中,曾引起过较大的异议,如《药性论》言其“有大毒”。直到明清时期,诸医家才改变了对朱砂“无毒”的认识,如《本草经疏》中载:“若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不仅指出了朱砂的毒副作用,而且还指出了火锻可使朱砂的毒性增强。中药学已将朱砂列为“有毒”中药,且忌火煅。

现代研究表明,朱砂内服过量可引起毒性。由于无机汞在人体内的吸收率为5%,甲基汞的吸收率可达%。朱砂在厌氧有硫的条件下,PH7、温度7℃的暗环境中与带甲基的物质相遇均能产生甲基汞,而人体肠道正具备这些条件,故内服朱砂制剂增加了中毒机会。

朱砂在临床上的主要中毒表现为:①神经系统: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②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咽喉肿痛,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③泌尿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血压下降,心率紊乱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后通过生物膜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可侵害脑细胞、胎儿、精子、卵子、心、肝、肾等,还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严重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编辑本段

回到顶部朱砂中毒原因炮制不当临床应用的朱砂细粉多半质地不纯,甚至颜色发黑,究其原因,可能与炮制不当有关。目前,朱砂的炮制,仍有采用机械化加工,如使用球磨机研磨,这样会使有毒汞游离出来,所得朱砂细粉就必然发黑。内服这种朱砂,很明显会导致汞中毒。古法和版《药典》[5]规定炮制朱砂时,均要求先以磁铁吸去铁屑,然后以水飞法不断加水研磨,方可得到红色细粉正品朱砂。这样炮制后的朱砂,游离汞和可溶性汞盐的含量最低。因此,临床选用朱砂应以外形光明无杂者为佳,其炮制应以《药典》规定的水飞法为准则。    剂量过大朱砂镇心安神,常用于风痰诸痫、,精神恍惚、口吐白沫等证。临床对癫痫等精神疾患治疗时,常大剂量口服朱砂,致使中毒者屡有发生。版《药典》明确指出,含有朱砂的药中,朱砂含量应为0.1~0.5g,因此日服用量不能超过0.5g。    服用时间过长临床有患者因患顽固性失眠症而长期轮换服用朱砂安神丸等含朱砂制剂,结果造成慢性肾功能衰竭。有学者计算了,当人体汞的积蓄量达到mg时即可发生中毒反应。按照汞在人体内代谢速度推算,每天吸收10mg汞,经过10.5天即可达到mg的体内积蓄量。因此,对一般患者,连续服用朱砂及其制剂的时间不宜超过7天。    制备服用方法不当治疗失眠症的中药汤剂中,一些中药常用朱砂包衣,以提高其安神作用,如朱茯苓等。这些药常与其它中药一起入汤剂同煎,结果造成汞中毒。因此,朱砂入汤剂时,应用煎制好的药液或温开水冲服,禁止与群药同煎;朱砂挂衣的药物不宜入汤剂。同时,朱砂应避免与含铝成分的药物(如明矾)同用,也不宜将朱砂置于铝器中加水研磨,或盛放在铝器皿中。因朱砂与铝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灰色的铝汞齐,而导致中毒。    配伍不当研究表明,含朱砂的中成药不宜与碘化物、溴化物配伍同用。两者同时服用可在肠道内生成碘化汞或溴化汞,毒性大大增强,可导致药物性肠炎。而最有机会混合使用到这三种药物的要数神经衰弱和失眠患者。因此,患者服用含朱砂的安神中药时,一定不要同时服用三溴合剂之类含溴化物的西药。 体质因素研究表明,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和小儿,更易出现汞中毒的情况。因此,《药典》规定,肝肾功能不全者禁服。小儿脏腑娇嫩,应尽量少用或不用。 综上所述,朱砂在临床应用中,功过两分,既发挥了重要的医疗作用,又对人体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其中毒原因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在临床应用时,只要严格按照《药典》规定使用,并对朱砂开展深入系统的毒理学研究,尤其注意朱砂中汞对中枢神经系统、肾脏及生殖系统的毒性作用,即可扬长避短,趋利避害。

朱砂在临床上的主要中毒表现为:

①神经系统: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头痛头晕,手脚麻木等

②消化系统:初期表现为恶心,呕吐,咽喉肿痛,食欲不振,重者可出现消化道出血

③泌尿系统:常表现在中毒后期,血压下降,心率紊乱或中毒性心肌炎等。汞吸收入血后通过生物膜进入红细胞与血红蛋白的巯基(-SH)结合,可侵害脑细胞、胎儿、精子、卵子、心、肝、肾等,还可抑制多种酶的活性,严重时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而死亡。

伪品的鉴别

1.性状鉴别

1.1正品该品为块状或颗粒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味。该品水飞时,片状或颗粒物易研碎,其混悬液呈朱红色,乳钵底部无残渣。

1.伪品该品粉末状,呈暗红褐色,略带少量规则颗粒,颗粒具光泽,体重,质坚,无臭,无味。该品粉末处之染手,直火加热,暗红褐色迅速褪去,呈银灰色的粉末。水飞时,其颗粒不易研碎,其混悬液呈黑褐色,倾尽混悬液后,可见一层银灰色的砂状物。

.理化鉴别

.1正品取粉末0g,装入密闭管中加热,管壁上出现黑色硫化汞,但加入碳酸钠共煮时,则可见金属汞球。

.伪品同样取粉末0g,装入闭管中加热,管壁上无任何物质出现。

朱砂纯品以色鲜红,有光泽,质脆体重,无杂质为佳。验看方法将少许朱砂置于玻璃板上,以笔管压碎,碎后内外色红为纯品,内色白的为夹石,质不佳。

朱砂为汞化合物类矿物辰砂族辰砂,主含硫化汞,为常用的重镇安神药。今发现一种朱砂伪品,其性状、理化鉴别如下。

性状鉴别

正品本品为块状或颗粒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或暗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有闪烁的光泽,无臭,无味。本品水飞时,片状或颗粒物易研碎,其混悬液呈朱红色,乳钵底部无残渣。

综上所述,伪品在性状上与朱砂有显著差异,理化试验表明其中未含有汞成分,故此物不是朱砂。请各位同行在实践工作中注意甄别,以免误用。

药材性状

本品为粒状或块状集合体,呈颗粒状或块片状。鲜红色或暗红色,条痕红色至褐红色,具光泽。体重,质脆,片状者易破碎,粉末状者有闪烁的光泽。气微,味淡。

产地

主产于湖南、湖北、四川、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炮制方法

朱砂粉,取朱砂,用磁铁吸去铁屑,或照水飞法(矿物药在湿润条件下研磨,再借粗细粉在水里不同的悬浮性取得极细粉末的方法。)水飞,晾干或40℃以下干燥。为朱红色极细粉末,体轻,以手指撮之无粒状物,以磁铁吸之,无铁末。气微,味淡。

性味

甘,微寒。

归经

归心经。

功效

清心镇惊,安神,明目,解毒。

主治

临床

1.用于心神不宁,心悸,失眠。朱砂甘寒质重,专入心经,寒能清热;重能镇怯。所以朱砂既可重镇安神,又能清心安神,最适心火亢盛之心神不宁、烦躁不眠,每与黄连、莲子心等合用,以增强清心安神作用。亦可用治其它原因之心神不宁,若心血虚者,可与当归、生地黄等配伍,如朱砂安神丸;阴血虚者,又常与酸枣仁、柏子仁、当归等养心安神药配伍;惊恐或心气虚心神不宁者,将本品纳入猪心中炖服即可。.用于惊风,癫痫。本品重镇,有镇惊安神之功。用治高热神昏、惊厥,常与牛黄、麝香等开窍、息风药物同用,如安宫牛黄丸;治小儿急惊风,多与牛黄、全蝎、钩藤等配伍,如牛黄散;用治癫痫卒昏抽搐,每与磁石同用,如磁朱丸。.用于疮疡肿毒,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本品性寒,有较强的清热解毒作用,内服、外用均效。治疗疮疡肿毒,多与雄黄、大戟、山慈菇等配伍,如紫金锭;治疗咽喉肿痛、口舌生疮,多与冰片、硼砂等配伍,如冰硼散。

记载

用于心悸易惊,失眠多梦,癫痫发狂,小儿惊风,视物昏花,口疮,喉痹,疮疡肿毒。

安神,定惊,明日,解毒。治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眩晕,目昏,肿毒,疮疡,疥癣。①《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②《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瘘诸疮。"③《药性论》:"镇心,主抽风。"④《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痂息肉,服并涂用。"⑤《珍珠囊》:"心热非此不能除。"⑥李杲:"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⑦《医学入门》:"痘疮将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热烦跺。润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恶瘟疫,破症瘕,下死胎。"⑧《纲目》:"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⑨《本草从新》:"定颠狂,止牙疼。"

相关配伍

1、小儿夜啼:伏龙肝末二钱,朱砂一钱,麝香少许。为末,蜜丸绿豆大。每服五丸,桃符汤下。(《普济方》)

、疮似蜂窠,愈而复发:胡粉、朱砂等分。为末,蜜和涂之。(《圣济录》)

、小儿诸痫:雄黄、朱砂等分。为末。每服一钱,猪心血入齑水调下。(《直指方》)

用法用量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剂。外用适量。

内服:研末,1~分;入丸、散或拌染他药同煎。并作丸药之挂衣。外用:合他药研末干撒。

药方记载

①治风邪诸痢,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哭,饮食失常,疾发扑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岁深远者:辰砂(光明者,研)一两,酸枣仁(微炒,研),乳香(光莹者,研)各半两。上三味合研令匀,先令病人尽量饮酒沉醉,次取药五钱匕,酒一盏,调下,于静室中安睡,勿令惊动。(《圣济总录》丹砂丸)②治喜怒无极,发狂:辰砂、白矾、郁金。为末,蜜丸。薄荷汤送下十丸。(《士材三书》辰砂丸)③治一切惊忧思虑或梦思恍惚,作事多忘,但是一切心气不足,癫痫狂乱,悉皆治之:颗块朱砂二两,獖猪心二个,灯心三两。上将猪心切开,入朱砂、灯心在内,麻线系合,于银石器内煮一伏时出,不用猪心及灯心,只将朱砂研极细,用真茯神末二两,酒煮薄糊,和朱砂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九丸至十五丸,加至二十一丸,用去心麦门冬煎汤下。癫痫至甚者,乳香、人参汤下。夜寝不寐或多乱梦,炒酸枣仁汤下。(《百一选方》归神丹)④治产后颠狂,败血及邪气入心:辰砂一、二钱。研细飞过,用饮儿乳汁三、四茶匙调湿,以紫项地龙一条,入药滚三滚,刮净,去地龙,入无灰酒一盏,分作三、四次服。(《纲目》)⑤治心神昏乱,惊悸怔忡,寝寐不安:朱砂、黄连各半两,当归二钱,生地黄三钱,甘草二钱。上为细末,酒泡蒸饼,丸如麻子大,朱砂为衣。每服三十丸,卧时津液下。(《医宗金鉴》朱砂安神丸)⑥治心虚遗精:猪心一个,批片相连,以飞过朱砂末掺入,线缚:白水煮熟食之。(《唐瑶经验方》)⑦治眼昏暗,能令彻视见远:朱砂半两(细研),青羊胆一枚。上以朱砂末入胆中,悬屋西北角,晾干,白日取出,丸如小豆大。每于食后,以粥饮下十丸。(《圣惠方》朱砂丸)⑧明目:光明砂(丹砂中之最上者)一两,神曲四两,磁石二两。上三味末之,炼蜜为丸,如梧子大。饮服三丸,日三,不禁,常服益眼力。(《千金方》神曲丸)⑨治喉咽肿痛,咽物妨闷:丹砂一分(研,水飞),芒硝一两半(研)。上二味再同研匀,每用一字,时时吹入喉中。(《圣济总录》丹砂散)⑩治诸般吐血:丹砂(研飞),蛤粉。上二味等分,研细合和令匀,每服二钱匕,温洒调下。(《圣济总录》朱粉散)⑾治沙蜂叮螫:朱砂末,水涂之。(《摘元方》)

禁忌

本品无毒,不宜大量久服。忌火煅,水飞入药。不宜过量,久服,以免汞中毒。肝肾病患者慎用。

朱砂又称丹砂、辰砂,朱砂的粉末呈红色,可以经久不褪。我国利用朱砂作颜料已有悠久的历史,“涂朱甲骨”指的就是把朱砂磨成红色粉末,涂嵌在甲骨文的刻痕中以示醒目,这种做法距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了。我国还是世界上出产朱砂最多的国家之一,近几年朱砂的市场价格一路攀升。   朱砂,古时称作“丹”,其主要化学成分是硫化汞(HgS),在我国湖南、贵州、四川等地都有出产。用这种颜料染成的红色非常纯正、鲜艳。《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着一位名叫清的寡妇的祖先在重庆涪陵地区挖掘丹矿,世代经营,成为当地有名巨贾的故事。由此可见,在秦汉之际,这种红色颜料的应用广泛。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大批彩绘印花丝织品中,有不少花纹就是用朱砂绘制成的,这些朱砂颗粒研磨得又细又匀,埋葬时间虽长达两千多年,但织物的色泽依然鲜艳无比。可见西汉时期炼制和使用朱砂的技术水平是相当高超的。   东汉之后,为寻求长生不老丹而兴起的炼丹术,使中国人对无机化学的认识有了很大提高,并逐渐开始运用化学方法生产朱砂。为与天然朱砂区别,古时的人们将人造的硫化汞(HgS)称为银朱或紫粉霜。其主要原料为硫磺和水银(汞),是在特制的容器里,按一定的火候提炼而成的,这是我国最早采用化学方法炼制的颜料。人造朱砂还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外销产品,曾远销至日本等国。   古时辰砂又被称为丹砂或朱砂,许多古代女子都直接以“朱砂”为名,那一点鲜红像是凝结了中国五千年的悠悠情怨,十分美丽,但估计很少有人知道,辰砂用来磨墨,是可以磨出彩墨的,很像女孩子多变的内心,藏着一份外刚内柔的情怀。

本品有毒,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孕妇及肝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不宜久服、多服。①《吴普本草》:"畏磁石。恶咸水。"②《药对》:"忌一切血。"③《本草从新》:"独用多用,令人呆闷。"

相关论述

1.《本经》:养精神,安魂魄,益气,明目。.《别录》:通血脉,止烦满、消渴,益精神,悦泽人面,除中恶腹痛,毒气疥痿诸疮。.《药性论》:镇心,主抽风。4.《日华子本草》:润心肺,治疮疥痴息肉,服并涂用。5.《珍珠囊》:心热非此不能除。6.李杲:纳浮溜之火而安神明。7.《医学入门》:痘疮将出,服之解毒,令出少。治心热烦躁。润肺止渴,清肝明目,兼辟邪恶瘟疫,破症瘕,下死胎。8.《纲目》:治惊癎,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9.《本草从新》:定颠狂,止牙疼。10.《纲目》:丹砂同远志、龙骨之类则养心气;同当归、丹参之类则养心血;同枸杞、地黄之类则养肾;同厚朴、川椒之类则养脾;同南星、川乌之类则祛风。可以明目,可以安胎,可以解毒,可以发汗,随佐使而见功,无所往而不可。11.《本草经疏》:丹砂,味甘微寒而无毒,盖指生砂而言也。《药性论》云,丹砂君,清镇少阴君火之药。安定神明,则精气自固。火不妄炎,则金木得平,而魂魄自定,气力自倍。五脏皆安,则精华上发,故明目。心主血脉,心火宁谧,则阴分无热而血脉自通,烦满自止,消渴自除矣。丹砂体中含汞,汞味本辛,故能杀虫,宜乎《药性论》谓其有大毒,若经伏火及一切烹炼,则毒等砒、硇,服之必毙。1.《本草正》:朱砂,入心可以安神而走血脉,入肺可以降气而走皮毛,入脾可逐痰涎而走肌肉,入肝可行血滞而走筋膜,入肾可逐水邪而走骨髓,或上或下,无处不到,故可以镇心逐痰,祛邪降火,治惊痫、杀虫毒,祛中恶及疮疡疥癣之属。但其体重性急,善走善降,变化莫测,用治有余,乃其所长。若同参、芪、归、术兼朱砂以治小儿,亦可取效,此必其虚中挟实者乃宜之,否则不可概用。1.《神农本草》:杀精魅邪恶鬼。   

a.朱砂安神丸(《医学发明》),镇心安神,泻火养心。主治心火偏亢,阴血不足所致心烦神乱,失眠,多梦,怔忡,惊悸,甚则欲吐不吐,胸中懊恼。

b.磁朱丸(《备急千金要方》),重镇安神,潜阳明目,主治水火不济之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

c.丹砂散(《圣济总录》),主治咽喉肿痛。

d.朱砂丸(《圣惠方》),主治眼昏暗。

e.丹砂丸(《圣济总录》),主治风邪诸痫,狂言妄走,精神恍惚,思虑迷乱,乍歌乍器,饮食失常,疾发扑地,口吐白沫,口噤戴眼,年发深远者。

f.朱粉散(《圣济总录》),主治诸般吐血。

g.安宫牛黄丸(《温病条辨》),主治邪入心包,舌蹇肢厥,或温毒神昏谵语者。

14、《本草纲目》:治惊痫,解胎毒痘毒,驱邪疟,能发汗。

15、《本草逢原》:丹砂体阳性阴,外显丹色,内含真汞,不热而寒,离中有坎也。不苦而甘,火中有土也。

16、《本草从新》:镇心定惊。辟邪清肝。明目祛风。止渴解毒。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公立医院
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yzlkc/4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