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舌头口疮 >> 怎样治疗口疮 >> 正文 >> 正文

口腔溃疡该吃什么中药

来源:舌头口疮 时间:2017-10-1

口腔溃疡是一种一年四季常见的疾病,并且病程很长容易反复,主要的症状表现为口腔黏膜的位置出现反复的溃疡以及局部灼热、疼痛的情况,对于患者日常的工作以及生活的影响很大。中医把口腔溃疡分为几种类型,对口腔溃疡使用辨证治疗的方法。

脾胃积热口疮:口、唇、舌及齿龈多处生疮,周围红肿,甚者腮舌俱肿,疼痛,影响进食,口渴饮冷,大便秘结,尿黄赤,或兼身热,舌质红,或有裂纹,苔黄,脉数有力。

阴虚火旺口疮:口疮反复发作,每因劳累或夜寐不佳而诱发,疮面黄白色,周围淡红,疼痛昼轻夜重,口干,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有红裂纹,脉沉细数。

中气不足口疮:口疮反复发作,时轻时重,疮面色淡,疼痛较轻,纳少脘胀,大便不实,肢软神疲,短气懒言,舌质淡,边有齿痕,苔白,脉细弱。

鉴别分析

脾胃积热口疮与阴虚火旺口疮:两证均属热证,前证为实热,后证为虚热,临床表现迥异。脾胃积热口疮,多因饮食失节,嗜食辛辣醇酒,炙(傅字去人加火)厚味,脾胃积热,脾开窍于口,脾胃之热上蒸于口,发生口疮。其特点是:口疮严重,多处发生,疮面色红而肿痛,兼有口渴饮冷、便秘溲黄、舌红苔黄等脾胃实热症候。阴虚火旺口疮,多因思虑劳倦,心阴暗耗,或热病后期,阴分受伤,阴虚则火旺,上炎于口,发生口疮。其特点是:口疮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此起彼伏,疮面色淡红,不甚肿,昼轻夜重,兼有心烦失眠、手足心热、舌红少苔等阴虚症候。两证治疗原则亦不同,脾胃积热口疮治宜清热泻火,方选凉膈散、泻黄散;阴虚火旺口疮治宜滋阴清火,切忌苦寒伤阴,如偏于心阴虚者,方选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偏于肾阴虚者,方选知柏地黄汤等。

中气不足口疮与阴虚火旺口疮:两证均为虚证,有口疮反复发作、遇劳即发的临床特点。但中气不足口疮的病机要点是气虚,起由劳倦、久病等脾胃中气受损,或口疮日久灼阴耗气,脾胃气虚,阴火内生,发生口疮。其口疮表面色淡,无红肿,轻度疼痛,虽单个或数个发生,郄迁延不愈。兼有纳少便溏、神倦短气、舌淡等脾胃气虚症候。而阴虚火旺口疮,其疮面淡红,尚有烦热、舌红少苔等虚火上炎之症,可作鉴别。中气不足口疮治宜补中益气汤或黄耆建中汤;如气阴两虚者,可选生脉散加味。

口疮一症,有虚实之分,暴病多为实火,久病多为虚火,虚火又有阴虚和气虚两端。三者又密切相关,实火迁延不除,必灼阴耗气;阴虚日久,必伤及气,气虚常伴阴虚症候。治疗时,实火可用苦寒直折火势,虚火则切忌苦寒,或养阴,或补气,根据证候特点,耐心调治。此外,无论虚质,在内服汤药的同时,局部可酌情外用珠黄散、锡类散等,可奏效。

编者按:有些朋友嫌配中药煎服麻烦,问托米有没有中成药。这里托米就给出答案:如果你自己对照的症状属于脾胃积热,可以选择牛黄清胃丸;如果属于阴虚火旺,严重的口腔溃疡可服用知柏地黄丸,轻微的可服用六味地黄丸;口腔溃疡兼中气不足、人常感疲劳,可选用补中益气丸。

赞赏

长按







































儿童白癜风能不能治好
能看好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73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