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门诊好多家长询问小宝宝嘴里长白霉的问题。宝宝嘴里长的白霉到底是什么东西?它会影响宝宝的身体吗?该怎么治疗和预防呢?
01
宝宝嘴里的白霉可能是鹅口疮
如果宝宝嘴里的白霉如下图,那就是鹅口疮(下图可能会引起您的不适)
?从图片中可以看出,鹅口疮出现在面颊内侧、舌头、嘴唇内侧、上颚等处的类似乳凝块样的白色斑片。为啥叫鹅口疮呢?据说是像鹅的嘴巴。
02
鹅口疮并发症宝宝长了鹅口疮会因疼痛而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如鹅口疮扩散到口腔的后部,有可能“殃及”食管,一旦受到牵连,宝宝吞咽东西就会感到不舒服,甚至会因为怕疼,拒绝喝水,有可能出现脱水。
鹅口疮不只会导致口腔的问题,还有可能会引起消化道问题,导致孩子腹泻,严重的会出现全身感染,导致败血症、脑膜炎,所以需要治疗。
03
鹅口疮怎么和奶渍、白色舌苔区别?
(1)鹅口疮白白一片,比较像奶凝块(奶渍),该怎么区分呢?
如果是奶渍留在舌头上,多是从胃里反流来的,或者孩子没有咽下去的,这种情况下,奶渍不多,用棉签一刮,非常容易刮掉,刮掉后,是正常的舌头。
?奶渍可以轻轻刮掉
而鹅口疮是长到舌头或者口腔其他部位的,不容易刮掉,用力刮掉了,会出现下面鲜红的创面。
(2)那怎么能断定不是白色舌苔呢?
对于小宝宝而言,吃奶次数多,唾液少,不刷牙、不刷舌苔,奶和舌头脱落的上皮细胞容易在舌头上沉积,容易形成白色的舌苔,有些宝宝的舌苔确实比较厚,和鹅口疮也比较像,怎么区分呢?
第一,舌苔比较均匀,不像鹅口疮,这一片,那一片
第二,舌苔只长在舌头上,多位于舌的中后部,舌尖少见,而鹅口疮在舌头上、嘴唇上,上颚上,嘴巴里到处生长;(插入图片)
?上图可见均匀的白色舌苔,舌尖上没有
第三,舌苔比较容易刮下,刮下来的舌苔比较细腻,多有臭味,刮完后,舌头上露出的,可能是下面的一层舌苔,也可能是正常的舌头;鹅口疮用力刮下来后,留下的是鲜红的创面。
第四,舌苔不会让孩子有不适感,而鹅口疮可能会让孩子有不适感,严重的会疼痛。
04
鹅口疮是什么引起的?
鹅口疮是因为口咽部白色念珠菌(也叫白假丝酵母菌)过度生长所引起的。正常情况下,白色念珠菌就生存在皮肤、口腔和消化道、泌尿生殖道,但是因为这些地方其他的细菌、病毒非常强势,他们一直被压制着,数量非常少,就不会致病。另外其他细菌病毒虽然多,但已经和身体达成协议,形成稳态,也不会得病。
?白色念珠菌的示意图,这是真菌的不感染时的状态,属于酵母相
?白色念珠菌的菌丝相,这是导致感染的形态
如果口腔内的其他细菌病毒大量的死亡,白色念珠菌没有了压制,就会大量的繁殖起来,就会导致出现鹅口疮的症状。这是最常见的情况。另外,在机体免疫力弱的时候,对各种细菌、病毒、真菌的压制力都弱,白色念珠菌也会增殖,表现出鹅口疮症状。
05
为什么频繁消毒反而导致鹅口疮?因为你使用的消毒剂,都是针对细菌或病毒的,杀不死真菌。
如用84消毒液拖地,用滴露洗衣服,用含有酒精的手消液、湿巾擦手、喂奶前擦拭乳房,这些杀菌剂都会留在这些物体表面。
当孩子在地板上爬,舔地板,舔手,吃奶时,这些杀菌剂就会进入口腔,长期这样,反而把口腔里面的细菌、病毒杀灭,真菌却大量繁殖,表现出鹅口疮了。
6怎样才能不反复?对孩子使用了抗真菌药物之后,孩子好了,但是过了几天,孩子又犯了,这可怎么好,什么原因导致的呢?
这是因为您只把孩子嘴里的真菌给消灭了,但是孩子嘴巴能接触的,其他地方的白色念珠菌还存在的,孩子再去接触这些地方,那就会再次感染。
孩子嘴巴接触的地方有:玩具,安抚奶嘴,奶瓶,妈妈的奶头,这些地方有白色念珠菌导致循环感染。还要注意的是妈妈的内衣,因为乳头和内衣会相互接触。把这些地方都好好消毒,才能不让孩子病情反复。
另外,如果孩子体内菌群长期紊乱,体内的好菌少,那么这次治疗好之后,白色念珠菌还是处于强势地位,还会继患病。
7该如何预防?
●宝宝要强壮:吃的好,运动好,按时接种各种疫苗。
●菌群来帮忙:平时多接触各种细菌、病毒,建立起自己的协调的菌群,这个需要平时“脏点”,多接触大自然,平时家里不要总是用消毒剂消毒,少用湿巾,多接触各种菌,完善自己的菌群库,白色念珠菌就翻不起来浪了。
●减少孩子吃手指,含奶瓶,吃安抚奶嘴的时间。孩子长期的这样做,会不断刺激宝宝娇嫩的口腔粘膜,导致其损伤,那口腔局部的免疫力就会降低,就容易患鹅口疮。
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skczmb/96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