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舌头口疮 >> 生口疮怎么办 >> 正文 >> 正文

绿色沁源第三季度观摩侧记转型发展正当

来源:舌头口疮 时间:2021-11-8

产业满园丰,项目秋点兵。10月9日—11日,在全县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奋力冲刺全年任务目标的关键节点,沁源县举行年第三季度产业扶贫暨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现场观摩检查,集中展现今年上半年以来全县项目建设的重要成果,进一步营造“发展以项目为导向、工作以项目论英雄”的浓厚氛围。

观摩活动主题鲜明、内容丰富、行程紧凑,观摩团一行重点观摩了各乡镇、县直各有关单位在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双招双引、产业扶贫、脱贫巩固、常态化疫情防控、秋冬季植树造林、护林防火、林长制(河长制、路长制)落实情况、“六秋”工作部署推进情况、在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情况、文旅融合发展、美丽乡村建设、“三零”单位创建、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农村“两委”换届前期准备、党的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情况等,集中检验了各乡镇、单位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加快重点项目建设的成效。

此次共观摩了14个乡镇6个单位50余个重点项目。这些项目,是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复杂、困难挑战增多、区域竞争压力加大的情况下推进实施的。与前半年相比,此次的项目,大项目数量明显增多,项目质量明显提升,投资结构明显优化,区域特色更加鲜明,集中展现了全县各级各部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全力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

1

1

1

项目建设是全县重点工作之首。

“要牢固树立‘抓转型项目是第一要务’的鲜明导向,强化‘项目为王’的鲜明要求,聚精会神抓项目,一心一意谋转型。”年初,在全县三级干部暨劳模表彰大会上,县委、县政府提出明确要求。

以黎霍高速公路为龙头工程的交通项目全速推进;

“太岳1号”公路与森林盛秋融为一体,成为这个秋天最美“网红打卡地”;

正在建设中的“红星照耀沁源”红星塔和东门街门楼将成为县城的地标性建筑;

通洲集团万吨现代煤化工项目为全县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沁源老城改造项目持续推进;

汝家庄防火隔离带“水长城”如今鲜花满地,绿草如茵,流水潺潺,百鸟竞飞,在夕阳的映衬下似锦如画,格外美丽;

景凤乡丹雀小镇游人如织,在全省民宿热门榜排名第8;

沁河镇韩洪沟民宿、琴泉景区、法中乡水泉苍鹭栖息地,成为乡村游“热点”。

王陶镇“池上宿集”、法中乡西良民宿……火热建设;

李元镇煤矸石综合治理项目变“黑土”为“绿茵”,成为一道绿色靓丽的生态风景线;

……

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议,一个个定位高端、特色鲜明,带动能力强、发展前景好的大项目好项目,集聚起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能,爆发出引领全县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磅礴力量。

今年以来,全县上下狠抓项目建设不放松,切实完善项目推进和考核机制,对省、市重点项目继续实行县四套班子领导联系分包责任制,认真落实联审联批等工作机制,持续深化“周月季”工作机制,采取观摩点评、现场办公等形式,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征地拆迁难、融资难、落地难等问题,有力推进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今年,全县共谋划项目个(其中亿元项目62个,总投资.68亿元),拟实施项目个,总投资.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7.53亿元。截至目前,全县34个转型项目全部开工,总投资52.17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任务,形成了“签约储备一批、开工建设一批、竣工投产一批”的梯次发展格局。这次观摩的项目普遍建设速度快、工程形象好,部分项目已竣工投产,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在此次观摩中,各乡镇竞相发展的信心更足,项目建设的思路更清,文旅融合的态势更浓,产生的示范带动效应更明显。

1

2

1

走进沁源县各乡镇,观摩组处处感受到了火热建设的魅力。

此次观摩邀请了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人民论坛·人民智库、山西农业大学、山西省智库发展协会、人民代表报社、山西文学、长治市农业农村局等专家、教授、学者及资深媒体人全程参与,一同见证践行新发展理念的丰硕成果,共同研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转型之路。

教授(专家、学者)共同参与观摩点评,一线“把诊问脉”,是此次观摩的一大亮点,也是我县坚持“走出去”、“请进来”,邀请教授(专家、学者)等高层次人才来沁调研指导、交流合作、参与建设,借力高端智库、高端资源,推动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的生动实践。

受邀的专家团队与沁源县渊源深厚,是全县谋划转型路径的“智囊团”,是实施绿色发展的“推动者”,更是沁源山川巨变的“见证者”。他们聚焦现代农业、生态建设、城乡发展、林下经济、畜牧养殖、发展规划等领域的新方法、新理论进行对话、交流,为本地企业搭建与高端科创资源零距离交流的平台,共同探讨沁源县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从观摩检查的结果来看,今年丰收的产品品质有很大的提升。现在县里又在推广有机旱作这个项目,重视使用有机肥的种植,整个过程生态环保。未来,我想在如何提高农产品的品质方面,怎+样通过一些科学技术,让生产过程更安全,让生产的过程更加可持续,这个是未来的一个发展目标。”中国农业大学副教授王小芬说道。

“这次观摩,县委,县政府下了大力气,文旅、康养方面下了功夫,有的村变化真是太大了,可以说是上个月看和下个月看是不一样的。”

“看了乡村旅游的第一个景点,感觉也是非常的有创意,自然景观、玻璃栈道、彩色滑道是一个比较好的创意,我感觉这里边还要加入文化的元素,加入红色方面的元素,把我们沁源的红色文化宣传出去,生态文明宣传出去。”

“观摩最大的感受就是见效项目已惠民生,在建项目前景广阔、值得期待。”

“产业扶贫与百姓的利益挂钩,做得好!”

“农业乡镇有了新项目,工业乡镇走上了转型发展之路。”

“中药材连片发展,北药之首名不虚传!”

“民宿将会成为沁源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次观摩项目遍地开花,而且亮点纷呈。产业兴旺、百姓宜居、乡村文明……这得益于沁源好的领导班子及中层干部的努力和百姓的大力支持,不久的将来,沁源的老百姓一定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

三天时间,环绕太岳山一路奔波,追溯沁河水行程千里,观摩团走山路,行林间,进企业,到田坎,目之所及是热火朝天,行之所至是活力四射。陶醉于如诗如画的绚烂金秋,沉浸于风光旖旎的最美公路,惊叹于蓬勃兴起的文旅产业,感慨于项目建设的澎湃动力,尤其沁源干部“大干快干实干”的精气神,给专家团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大家纷纷表示,将一如既往地关心沁源、支持沁源、服务沁源,充分发挥技术资源优势,助力沁源蹚出一条转型发展的新路子,使沁源的产业兴旺有市值,生态宜居有颜值,乡风文明有气质,治理有效有基质,生活富裕有品质。

在推进实施“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发展战略的过程中,沁源县委把全县干部的思想解放摆在突出位置,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敞开胸怀、大胆引智,广纳贤才、集思广益,广泛对接各类院校机构,引进高端智库、高端资源,吸引支持党政干部、专家学者、医生教师、企业家、规划师、建筑师、律师、技能人才等,通过下乡投资兴业、包村包项目、行医办学、捐资捐物、法律服务等方式,关心支持参与乡村振兴,帮助指导我县深入推进绿色发展。两年来,共有名教授级专家走进绿色沁源,开展规划、设计、研讨、实践、投资等活动,在我县参与乡村振兴、乡村规划、乡村旅游等方面的工作,共同推动绿色沁源高质量转型发展。

1

3

1

迎着晨曦出发、踏着夕阳而归。马不停蹄的三天重点项目观摩检查活动已经结束。但是,所产生的“项目热”效应尚未退去。

此次观摩,沁源县把“太岳1号”旅游公路建设、花坡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等重点项目推进会开在观摩现场,现场办公推动工作落实,这不仅吹响了全县“项目质效大提升”的嘹亮号角,向各级各部门发出了强化“项目为王”理念的强烈信号,也充分表明了沁源县重项目、抓项目、强项目的鲜明导向。

火热的建设现场,浓厚的建设氛围。沁河镇琴山景区的水上漂流项目绽放出青春活力,郭道镇绵上村的人居环境改善项目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交口乡白狐窑村的特色小镇建设挖掘文化资源传承历史文脉,赤石桥乡善朴村的影视基地成为发展文旅产业的重要引擎,官滩乡紫红村的美丽乡村建设是全县脱贫攻坚的重要典范,李元镇韩家沟村的矿山公园项目是“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韩洪乡鱼儿泉村的亩党参种植项目正在蓄势待发,中峪乡龙头村“隐居乡里”民宿建设项目正如火如荼加速推进,灵空山镇五龙川村成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的“颜值代表”,聪子峪乡聪子峪村的面塑加工项目让传统手工产业发扬光大,王和镇大栅村的千亩油葵熠熠生辉,法中乡水泉村的蜜蜂养殖项目给“苍鹭栖息地”增添了新的产业动力……

“现在咱在村里也干得有劲儿!我村现在也是很多网红的打卡地了,今年以来我们建成了善圆文旅影视基地,主要经营有扶贫超市、餐饮、住宿、旅游、观光、中医养生、乡村影院等,吸引了很多影视集团前来拍摄电影,不仅宣传推介了我村,同时拓展了村内餐饮、住宿、务工、群演等营收渠道,开启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发展新路。”赤石桥乡善朴村委主任武留俊感慨道。

“来村里的外地人多了,俺也搞起了民宿,加上在村里务工,一个月也能收入千把块了!”五龙川村脱贫户关文琴说道。

担当成就事业,实干创造未来。

把思路变成行动、目标变为现实,需要各级干部带头弘扬担当精神,紧盯目标,狠抓落实。组织重点项目观摩,开展项目建设大竞赛、大比武,就是要推动各乡镇、开发区及县直各部门单位相互学习借鉴,比一比、赛一赛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实际成效。

此次观摩亮点纷呈,由山西晚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新闻网等多家媒体组成的采访团汇聚沁源县,随团观摩并对重点项目进行深度挖掘报道,纷纷点赞沁源绿色发展势头强劲,项目建设遍地开花,文旅产业百花齐放,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百姓生活红红火火。

就像很多媒体记者所说,跟随观摩脚步,深刻感受到这份“成绩单”很亮眼,也很有分量。乡镇与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阡陌交通,农村公路四横八纵,变身“最美公路”;工业项目新型化,农业项目产业化,文旅项目精细化,纵观50多个重点项目,创新是共性,动能强、后劲足、势头猛是“发展优势”,开发区建设、西环路、老城改造、田园综合体建设、“网红”民宿等一批批“沁源本土化”的大项目、惠民好项目自带光环,彰显出沁源县高质量发展的创新精神和招商强势,也大大提升了沁源人的身份认同和文化自信。

“县委变年终考核为季度考核,变述职测评为现场汇报,把考核工作放在了田间地头、施工现场和项目一线,通过采用量化定量+定性的考核办法推进工作的全面考核,强化了县直和乡镇部门年初建账、季度清账、年终交总账的责任意识,形成了上下联动抓落实、部门联动抓项目、齐心协力促转型,你追我赶、相互比拼、力争上游的工作局面,完善了问题在线解决、项目在线落地、成效在线体现的工作机制,有力促进了绿色立县、建设美丽沁源各项工作在沁源大地上生根落地、茁壮成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王宇红如是说。

成绩和精彩是奋斗出来的。

以项目看成效、以项目论英雄。在这场真刀真枪的大竞赛、大比武中,大家边走边看、边问边议,学经验、找差距、理思路、聚合力、增干劲、谋发展。现场“检阅”,量化打分,倒逼加压助推沁源发展“加速度”,一场别开生面的重点项目观摩专家评议活动,让人们预见了沁源的新未来,触摸到发展的新脉动,定格住城市的新高度,最关键的是,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用“不舍昼夜”和“时不我待”的冲天干劲焐热了民心,兑现了承诺,让绿水青山颜值更高、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闯出了一条适合当地发展的新路径。

记者:廉玉崔俊编辑:安璐

责编:贺志敏监制:程广总监:杨峰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skczmb/806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