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很多人都遭受过口腔溃疡的困扰,虽然面积不大,但是疼起来真是“要命”。当出现口腔溃疡时,很多人会强忍着不适,让它自然痊愈;也有部分人会通过吃药、抹药的方式缓解疼痛。偶尔患一次口腔溃疡,不是什么“大事”,但如果长时间反复发作,一定要引起重视,很可能是“假口腔溃疡,真口腔癌”!这并不是耸人听闻!
据江苏新闻报道:武汉68岁的张女士反复患口腔溃疡,等到严重影医院检查,被确诊已是舌癌中晚期,将接受手术和放化疗。口腔溃疡不愈就一定是口腔癌吗?并不是。
发觉长时间口腔溃疡不愈、口腔粘膜变厚变粗糙、产生硬结、口腔粘膜红斑、白斑、颌面部疼痛肿胀、舌头麻木、张口受限等症状时,可能是口腔癌的早期信号,一定要尽早就医。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口腔溃疡是俗称“口疮”,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这些部位的黏膜缺乏角质化层或角化较差。口腔溃疡发作时疼痛剧烈,局部灼痛明显,严重者还会影响饮食、说话,对日常生活造成极大不便;可并发口臭、慢性咽炎、便秘、头痛、头晕、恶心、乏力、烦躁、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所以一般情况下,口腔溃疡10天内会自行痊愈,不需要特别治疗。如果口腔溃疡时间超过一个月不痊愈,且溃疡面积极扩大,没有明显疼痛,需要及时就医。然而,长期溃疡不愈也不一定是得了口腔癌,需要医生进行医学影像和组织活检等诊疗手段才能综合判断。口腔癌,与这些有关!
1.长期嗜好烟、酒
口腔癌患者大多有长期吸烟、饮酒史,而不吸烟又不饮酒者口腔癌少见。美国Keller资料显示烟、酒嗜好者的发病率是不吸烟也不饮酒者的15.5倍。2.HPV病毒感染
通过口交传播的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是近几年口腔癌病例激增的一个不容忽视的主要因素。由于广泛的禁烟行动,口咽癌的发病率在缓慢下降,但HPV正成为新的口咽癌元凶。这是继烟、酒和槟榔之后,被认为是第四种确定的口咽癌致癌因素。3.牙齿不健康或异物长期刺激牙齿的残根残冠、不良修复体,牙根或锐利的牙尖,不合适的假牙,常有锐利尖端或不平整的平面,会长期刺激舌和颊黏膜,导致口腔内反复出现溃疡。如果您的溃疡长期不愈合,应提高警惕,尽早就诊。4.槟榔
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病房的数据,50位住院患者就有45人患口腔癌,其中44人有长期、大量咀嚼槟榔病史。槟榔中含有一级致癌物槟榔碱,槟榔碱是槟榔主要的活性物质,具有细胞毒性、遗传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是口腔癌的主要致癌物。5.经常牙龈出血
牙龈出血是一种常见疾病—牙周病的表现。如果平时不注意保持口腔卫生,牙周致病菌便会乘虚而入,形成牙菌斑、牙石,牙龈炎、出血等问题也会接踵而来。长此以往,可能增加患口腔癌的风险。6.口腔卫生差
口腔卫生习惯差,为细菌或霉菌在口腔内滋生、繁殖创造了条件,牙周炎等疾病会使口腔黏膜长期处于病菌之中。加之口腔炎,一些细胞对致癌物更敏感,可能促进口腔癌发生。若此时舌头的慢性损伤不断受到感染,损伤部位长期不能愈合,很有可能使人患上舌癌。7.营养不良
维生素A缺乏可引起口腔黏膜上皮增厚、角化过度而与口腔癌的发生有关。也有认为与微量元素摄入不足有关,如食物含锌量低。锌缺乏可能导致黏膜上皮损伤,为口腔癌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另外总蛋白和动物蛋白摄取量不足可能与口腔癌有关。8.饮食过烫
食用超过70℃的食物,容易烫伤口腔黏膜。频繁烫伤口腔,可致口腔黏膜破溃加剧,难以愈合,患口腔癌的概率会大大增加。口腔癌是以口腔为原发部位的恶性肿瘤的总称,是一类能够预防、易于控制却常被疏忽的致死性疾病。能够预防,是因为以口腔黏膜鳞癌为主的口腔癌危险因素比较明确,如果能引导人们减少危险因素的暴露,就可以降低口腔癌的发病率。易于控制,是因为口腔癌的发生部位相对表浅,容易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提高治愈率。常被疏忽,是因为口腔癌的发病率相对较低,即使在口腔医学行业内,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和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lrstky/9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