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广和普及中医顺势医学知识,本平台自即日起将陆续刊登相关文章,这些文章均摘自已出版的顺势医学中英文专著。敬请 中医与顺势医学虽属不同的医学体系,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诊治方法,但二者都属于自然医学的范畴,均由临床实践积累总结而成,在理论哲学思维、诊断治疗理念,甚至药物性能功效的认识方面有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
1、理论原理上的相通性
顺势医学和中医学在基础学术思想和理论原理方面有诸多相似之处。
首先二者均崇尚自然,顺势医学推崇的“大自然就是良药”的理论与中医倡导的“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如出一辙,而顺势医学所讲的小剂量减轻或治愈疾病,大剂量加重病情的观点与中医所讲的“重阳必阴,重阴必阳”辨识思维颇为吻合。
其次,二者均重视正气在人体中的作用。顺势医学强调要重视人体内“活力”(vitalism)的作用,认为活力是一个内在的、活跃的、易感的智能,支配着人体的各种活动。跟人体的分子和器官不同,活力不能直接测量。它只能通过其对机体功能和外在表现的影响,通过肢体语言、症状、情感和思想体现出来。这与中医所讲的“气”极为相似。而且它们都重视正气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顺势医学通过小剂量的药物来进一步激发患者的自愈能力(即中医所讲的“正气”)来达到治疗的目的,而中医也特别强调“扶正”的重要性,认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因此在处方用药时注意顾护人体的正气,以扶正祛邪。
再次,两者都强调整体观念。不管是中医还是顺势医学,都将患者看作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将疾病看成是身体健康失调时的局部表现,因此在诊疗时,二者都将患者的所有症状综合起来加以考虑,而不是简单地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2、诊疗理念方面的相通(同)性
在诊疗理念方面,二者都强调以人为本,都崇尚个体化治疗。顺势医学建立了最为个体化的方法,其信条为“只看病人,不看疾病”。顺势医学视患者为本,疾病为末,疾病只是患者的一个方面。
因此在诊治时强调要 此外,顺势医学的核心思想与中医反治法所强调的“用时宜短,用量宜少”的用药特点也与顺势医学的最小剂量法则相符合。
3、药效认识方面的相同性
虽然顺势医学没有创立像中医一样的八纲辨证等辩证体系,其药物也没有明确的寒热属性,但在治疗某些疾病时还是会根据疾病的寒热属性来选择不同的药物。
如极度稀释的蜂毒(Apis)和砒霜(ArsenicTrioxide)都可用来治疗以皮疹和局部疼痛为主要表现的带状疱疹,如果冷敷法可是症状缓解者,可用蜂毒治疗;而用热敷法可使之缓解者,拟用砒霜治疗。
又如石松(Lycopodiumclavatum)和黑白头翁花(Pulsatillanigricans)都被顺势医师用来治疗牙痛,但热敷可以缓解的牙痛选石松,而口含冰水可以减轻者用黑白头翁花。
再如白藜芦(Veratrumalbum)、欧芹(Aethusacynapium)、洋地黄(Foxglove)和常绿钩吻藤(Gelsemiumsempervirens)在顺势医学中都能用治心悸,但心悸见脉数者用欧芹和白藜芦,而心悸见脉缓者选洋地黄和常绿钩吻藤。这简直就是中医四性理论在顺势药物中的翻版。
由于中医与顺势医学均属于自然医学,因此其药物也大多来源于天然的植物、动物和矿物,其中的某些药物为二者共用。通过对比我们可以惊讶地发现,它们对这些药物功效和应用的认识,有着惊人的相同之处。
如乌头(Monkshood),中医认为其具祛风除湿、散寒止痛之功,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诸寒痛症,顺势医学以身体的麻刺感和冰冷麻木作为其临床使用要点之一,将其用于头、耳、鼻根、脸颊刺痛及麻木,腹部绞痛,睾丸、子宫剧痛,胸部、背部、四肢的麻木和刺痛,以及手脚冰冷、麻木和面部冰冷。这与中医对乌头功效的认识和应用如出一辙。
又如马钱子(Nixvomica),该药被中医当成是一个止痛的良药,由于其有活血散瘀,通络止痛之功,因此常用来治疗各种淤血疼痛,而在顺势医学中,马钱子同样是一个非常常用的止痛药物,可勇于腹壁疼痛、腹胀挛痛、肝肿大伴随的刺痛、尿道挛痛、肾纹痛、膀胱颈疼痛、睾丸挛痛、要被颈臂的疼痛、麻木和小腿与足底的痉挛、疼痛。
再如靛蓝叶(Wildindigo,中药大青叶的来源之一),中医认为其可清热解毒,尤善解心胃二经热火,可用于热毒壅盛之口疮、丹毒等,另外还有凉血化斑之效,尚可用于温毒发斑。在顺势医学中该药可用治面红(面色如醉)、牙痛、牙龈溃烂、口臭、舌头灼热、舌头表面裂缝及溃烂、胃部灼热等一系列类似中医热毒壅盛之病症;
另外也勇于治疗遍身的紫色斑点及皮肤灼热,这与中医所说的凉血消斑的功能极为吻合。罂粟壳(Poppyshell)在中医看来具有敛肺止咳及止痛之效,可用于治疗咳嗽和各种痛症,顺势医学也将鸦片(PapaverSomniferum)用于咳嗽和一些列疼痛病症,如腹部绞痛、直肠剧痛、产前阵痛、子宫分娩样疼痛等。
被中医认为可泻下、清肝,能治热结便秘及肝火亢盛诸症的芦荟(Socoteinealoes),顺势医学亦将其用于治疗便秘和其他一些类似与中医肝火亢盛的病症如口苦、头痛、肝部有胀痛、右肋下痛等。类似的药物还有:
砒霜(ArsenicTrioxide,中医认为其可祛痰平喘,用于寒痰哮喘;顺势医学用于哮喘和咳嗽的治疗)、
金属金(Aurummetallicum,中医认为金具有清心安神之效果,可用治心火亢旺引起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而在顺势医学中急躁易怒也是其适应症之一)、
马勃(Bovistalycoperdon,中医认为其有止血之效,能治各种出血,而顺势医学也将其用于多种血症,如鼻子和牙龈出血、经间期出血、子宫不规则出血和血尿)、
朱砂(Cinnabaris,中医认为其可安神,顺势医学也用其治疗夜间失眠)、
防已(Cocculus,中医认为它可祛风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顺势医学用其治疗头顶痛、三叉神经痛、腰背部麻痹疼痛、四肢疼痛等多种痛症)、
萝卜子(Raphanussativus,中医认为其具有消食化积,行气导滞的功效,用来治疗食积和脾胃气滞,顺势医学用它治疗食欲不振和腹胀)、
木贼(Equisetumhyemale,中医认为该药除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之效外,尚有利尿消肿之能,而顺势医学也将其用于治疗排尿困难)、
番泻叶(senna,中医认为其具泻下攻积之功,能治热结便秘,顺势医学也用来治疗便秘、腹胀和大便硬结)、
曼陀罗(Thorn-apple,二者均用来治疗一些痛症)和款冬花(Tussilagofarfara,二者都将其看作止咳良药而用来治疗咳嗽)等等。
如果说理论原理和诊疗观念的相通性仅仅为中医顺势化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行性支持的话,那么二者对药物功效和应用认识的相同性让我们不由地产生出这样一个推论,即虽然二者对所选药物的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但这并不能改变药物所固有的某些功效。据此我们认为,中药顺势化不仅在理论上具有可行性,而且在实践中也是减轻药物毒性,保留甚至增强中药功效的一个有效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97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