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舌头口疮 >> 口疮如何检查 >> 正文 >> 正文

2天大婴儿消化道出血,只因奶奶喂了这个

来源:舌头口疮 时间:2021-4-8

前一阵子,有条新闻看的盟主揪心不已。

一个出生不到2天的宝宝,消化道大出血,被送进急救室抢救。

据家人透露,宝妈孕期、分娩都很顺利,身体也非常健康,没有理由宝宝会出现消化道大出血的情况。

后来一问才知道,奶奶为了给孩子清胎毒,买了高丽参粉涂抹在宝宝口腔里!

(图片来源:梨视频)

本来是好心,结果不久孩子就出现频繁呕吐的情况,好在最后经过医生的抢救和治疗,宝宝脱离了生命危险。

胎毒这个词,想必宝妈都不陌生,尤其是在南方十分流行,说是可以预防黄疸、湿疹、乳痂、红斑。总之就是胎毒不清,母体里的「毒」就会遗祸给娃。

但事实上,娃真的需要去「胎毒」吗?真相可能跟你想的不一样。

去胎毒是个什么鬼?

盟主曾经看过一个段子:“怎么难受怎么避免月子病,什么难吃什么就去胎毒”。关于清胎毒,民间流传着各种偏方,首当其冲的就是——鹅蛋。

(一个鹅蛋有3~4个鸡蛋大)

说起鹅蛋的功效,真是让鸡蛋自愧不如。据说在妊娠期(孕晚期是去胎毒的最佳时期,最后一个月最好天天吃),尤其是临产期,吃鹅蛋可以去除胎毒,这样出生的宝宝皮肤会特别好。

在某宝上输入关键词「鹅蛋」,就会出现「孕妇」「胎毒」等衍生词。而吃过的人对鹅蛋的评价大多是“腥、油、奇怪。”

之前还有一女子为了去胎毒,孕期生生吃了个鹅蛋,这是平均一天3个的节奏啊!

但说起营养成分来,鹅蛋真的没有任何突出的优势,很多地方的表现还不如朴实无华的鸡蛋。

(图片来源:《中国食物成分表》第二版)

除了个头大、容易胖,盟主实在找不出鹅蛋更特别的地方。

当然去胎毒的不止鹅蛋,玉米须、绿豆鸽子汤、小公鸡……还有手镯和汗蒸,只要你敢怀孕,商家们就能想出一百种去「胎毒」的方法。

在《幼幼集成》里,古人是这样形容胎毒的:“如虫疥、流丹、温疮、痈疖、结核、重舌木舌、鹅口口疮、与夫胎热、胎寒、胎搐、胎黄是也。”

翻译成现代人能看懂的话就是黄疸、红斑、湿疹等等新生儿常见皮肤病。

这些皮肤病多是遗传、激素、环境等影响的,跟「毒」可没多大关系,难不成你的子宫还是个制毒机?

拿红斑、黄疸来说,红斑会在新生儿2~3天后出现,原因是对母乳中的一些成分过敏或者刚出生对外界环境还不要适应,一般一周自己就会消退,无需特殊治疗。而黄疸更常见了,主要跟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特点有关,所以60%足月儿和80%早产儿在生后第1周都会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大多数也会自行消退。

所以,这些新生儿常见病都是有「科学依据」的,跟老一辈、不良商家口中说不清,理还乱的「毒」绝无半点关系。

相反,一些食疗偏方里还会有一些药材、如黄连、朱砂,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和开头那个奶奶一样,好心办坏事,真成给孩子「灌毒」了。

除了去胎毒外,这几个「老一辈育儿观」,新手爸妈也千万要擦亮眼:

01

绑腿腿会变直

不少老年人,喜欢给孩子绑腿,用绳子把孩子原本M型睡觉的腿绑的笔直,说是为了防止腿型不好看。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

真相是还爱在2岁前O形腿、8岁前X型腿都是正常的,除非真的查出病理原因,不然完全没有必要干预。

盲目绑腿可能会导致孩子胯关节脱位,得不偿失啊!

02

喂食,食物越碎越好

老一辈人喜欢把食物嚼碎再喂宝宝,这种方法真的又恶心又不卫生,盟主想想自己小的时候就是被这么喂大的真是够了!

嚼碎食物喂宝宝最大的危害就是传播口腔内的细菌,这些细菌大人抵抗力强可以免疫,但是宝宝的免疫力远远不够,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导致宝宝生病。

那用机器打成泥是不是最好呢?其实,这样对宝宝也没有好处。

咀嚼是人类的本能,总给宝宝吃流状、糊状的食物,非常不利于宝宝牙齿的成长,可能会影响宝宝的颜值哦~

而且,不自己咀嚼食物,会让宝宝失去对吃辅食的乐趣,影响食欲,不利于味觉的发育。

03

过了6个月母乳没营养

其实过了6个月并不是母乳没有营养了,而是跟不上小儿生长发育的营养需求了。母乳本身,并不会因为孩子变大而有什么变化。

这时如果妈妈的奶水不足了,可以尝试断奶;但如果奶水还很充足,可以考虑到宝宝1岁半到2岁断奶。

6个月后,宝宝的营养够不够主要看辅食的添加,辅食搭配不科学,断奶用最好的配方奶代替,宝宝的营养依然跟不上。

(图片来源:拍信创意)

04

发烧用被子捂汗

大人能感知到发烧会冷,所以老一辈看到自己的孙子孙女发烧,用被子捂汗,觉得是正常的做法,但其实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

宝宝发烧最可怕的不是发烧本身,而是错误认知导致大量出汗。宝宝年龄小,身体水分本来就不多,捂汗会让宝宝短时间内大量出汗,如果水分补充不及时,很容易导致脱水。

脱水严重会导致脑细胞脱水,很难恢复到正常水平,给宝宝带来永久性伤害。

所以,真的不要给宝宝捂汗了!

当了妈之后,每个女人都恨不得有三头六臂,给孩子最好的保护,但家人、长辈的一些好心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不好的影响,为了孩子的健康,新手妈妈一定要多多学习科学的育儿方法,遇见经验说的育儿方式,千万要积极制止!

本文来自新辣妈联盟

每天分享产后健身、育儿、备孕知识

与妈妈共同成长

长按识别海报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619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