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理论依据:《中华药海》、《临床实用中药辞典》
你好,我是中医人,文君然。
和中医药、常见病打交道这么多年,我逐渐有一个认识——我们现代人治病,多讲究一个快字。能用快速的办法,就不用缓慢的办法。
然而,我们的中医学恰恰不是以快速见效为擅长的。但是,有些小配伍用起来,也不见得很慢。
比如说现在,我给你聊一个小配伍。这个小配伍,对常见的,因为上火所致的口腔溃疡,有较为迅捷的疗效。
来,你先记好——
准备中药竹叶10克,石膏15克,粳米50克。先把竹叶洗净,和石膏一起放在锅里头煎水。药液煎好之后,把药渣去掉,放入粳米,可以再加一点水,一起来煮粥。粥成了,加入一点砂糖,空腹服用。
这个办法,它源于《老老恒言》。这是清朝年间刊行的一部老年养生著作。在原著里头,这个配伍叫做“竹叶粥”。
我体会,这个小配伍的特点,就是简单直接,见效较快。
为什么这么说?
从中医的角度看,口腔溃疡顽固不愈、反复发作,考虑两把火——心火和胃火。心之苗为舌。心火上炎,则舌边尖红,舌尖疼痛溃疡。唇为脾胃之所系。胃火上炎到口腔,则口唇溃疡,疼痛剧烈,患处周围红肿。无论是心火还是胃火,患者都会口腔干燥,口干舌燥,心烦意乱。小便黄,大便干。脉象可能偏数。
这样的人,往往喜欢吃辛辣肥甘厚味,或者思虑过多,精神压力较大。每一次发病,几乎都在劳累、上火、旅途之后。有些人,“火性”太大了,动不动他就口腔溃疡,也说不出个诱因来。
这个时候,怎么办?用上面石膏配竹叶的办法挺不错。
其中的竹叶,是一味传统的清热去火的药材,可以清心火,滋阴,利尿,导心火通过小便下行。其中的石膏,也是传统的清热药,可以泻胃火和肺热,滋养阴津。总地来看,竹叶入心经清心火,石膏入胃经清胃火,两者配合,没有半点废话,不拖泥带水,把问题很好地改善。
当然,有些人是不能用的。比如说,有些人口腔溃疡,属于虚证,乃是肾阳不足,阳气不能濡养黏膜导致溃疡,有些人是脾虚气弱,气血不足导致溃疡。这些人,溃疡处不算剧烈疼痛,溃疡周围表面也没有明显红肿。这样的人,你用此类清热去火的办法,就坏了。
其实,我一直都认为,口腔溃疡长期不愈,是一个身心疾病。患者往往有一定的情绪心理问题。我以前见过一个孩子母亲,儿子高考那一年,她一直口腔溃疡,几乎就没好过。当时我就跟她讲,我说你这个毛病,等孩子考大学完事儿了,也就好了。
果然,孩子高考结束,成绩理想,她的口腔溃疡很快就好利索了。
怎么回事儿?替孩子着急啊。
好了。关于这个话题,我就给你聊这么多吧。欢迎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5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