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口疮病,又称羊传染性脓疱口膜炎,是一种由羊口疮病毒引起的绵羊、山羊接触性传染病。患病羊只表现为口腔、唇部黏膜及鼻部、眼部皮肤出现溃疡、脓疱,极易引发由病原菌引起的二次感染。该病的发生和流行常会给养羊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笔者介绍了一起羊口疮病的诊治方法和体会,以期为同行提供参考。
1、病例
病羊口腔、唇部黏膜出现溃疡、脓疱,采食困难、流涎、逐渐消瘦,部分病羊死亡。用碘酒、冰硼散对患处涂抹治疗无效,初步诊断为羊口疮病。
2、发病原因
由羊口疮病毒感染引起。该病以消化道及呼吸道传播为主,羔羊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病羊口腔黏膜受到损伤,由于疼痛而不愿采食或采食困难,造成其饮水量和采食量下降,进而出现逐渐消瘦,甚至死亡。该病传播速度快,范围广。
3、临床症状
病羊主要表现为精神不振,食欲减退或废绝,咀嚼缓慢,流涎,有时吐草;口腔黏膜潮红,肿胀,部分病羊出现水泡或溃疡,口腔、上下嘴唇内侧及其周围出现红疹、脓疱,逐渐干裂后形成大面积结痂;口中有涎沫,口温高,口臭,有舌苔,舌色红,齿龈部充血,日趋瘦弱,直至死亡。
4、诊断
典型症状是口腔、唇部黏膜及鼻部、眼部、乳房和其他部位的皮肤出现水疱和溃烂。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发病原因及临床症状可对其进行诊断。
5、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羊口疮病毒主要通过受伤的口腔黏膜感染羊,因此,应避免口腔黏膜受到损伤。尽量不要饲喂干硬的饲草及茎刺,多饲喂一些易消化、柔软、适口性好的饲料,保证饮水充足、清洁。此外,应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羊机体抵抗力。不从疫区或有该病流行的地区引进羊只及其产品,对引进的羊只应隔离观察15d以上,确诊无病后再混群饲养。定期进行羊口疮弱毒疫苗的免疫接种,接种时应严格按照免疫程序进行。
6、药物治疗措施
混合后0.3ml/公斤体重
坐诊
辛峰老师服务,24小时为您守候,只为动物健康。谒诚为您解答临床养殖与兽医难题。为您养殖保驾护航!
您的转发,是我们的动力!您的北京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疗效好哪家医院看白癜风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16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