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有朋友说,家里的小孩吃不好睡不好,容易过敏,头上还长疮发炎,医生就说是免疫力差,建议找个老中医调理。
朋友问起我,我说,这太常见了,不用找老中医,我也可以给一个不用打针、少吃药的方案出来你试试,只要坚持下来,基本都能见效。
二、处理方案
1、奶粉一定要戒断,无论刚开始孩子怎么哭闹也好,家长在这方面一定要狠下决心。
2、奶制品、豆制品、蛋类、西点烘焙类近期都尽量少吃或不吃。
3、零食、雪糕、巧克力、水果(除了适量的香蕉、苹果、雪梨、猕猴桃之外),基本不要给孩子吃,尤其是龙眼、荔枝、芒果、榴莲、菠萝、哈密瓜,还有冰冻西瓜也不适宜。
4、七星茶冲剂+妈咪爱,或者夏桑菊冲剂+妈咪爱,交替连续饮一周。有条件的话,七星茶、夏桑菊等冲剂找医生按分量调配成中药饮片自己煎煮更好。
5、顺时针摩腹次、从上向下推捋后背脊椎3分钟,坚持每天做,一天可以做三四次。
6、多鼓励运动、出汗后及时更换衣物,少吹空调。
7、注意清洁卫生,床垫床单要经常清灰尘、螨虫、洗晒祛细菌。
三、中医机理分析
1、在中医的说法里面,小孩是“纯阳”之体,也是“稚阴稚阳”之体。“纯”是指“纯粹”,“稚”是指“稚嫩,柔弱”。从《易经》的角度看,小孩就是“太阴”与“少阳”的交接。体内的“阳气”(生命力)虽然柔弱、稚嫩,但是生长的势头却非常活跃、亢盛。
2、小孩的特点就是“心肝常有余,肺脾肾常不足”。肝胆在五行对应木,是生发之气,主控情志。心在五行对应火,藏神。“气有余便化火”,肝胆木气过旺则易生心火,心火旺盛则灼伤同处一室的肺脏娇叶。加之“诸痛痒疮皆属于心”。因此,小儿红疹疮毒、瘙痒难忍、情绪烦躁、夜睡不安宁,皆当先考虑“清肝胆气,泻心火”的方案策略。
四、说明
1、之前曾撰文讲过“生冷”的含义,所以水果并非多多益善,也要注重性味选择,也要有一个适量适度。有人说,龙眼、荔枝、芒果、榴莲、菠萝、哈密瓜等水果甜度大,应时应季,为何反倒作为明文禁忌呢?甘属脾胃土,这些水果甜度大、水分充足,最容易停留在脾胃当中,但“亢则害”,甘味太多则反伤脾胃而非补益,尤其是大热天时岭南地域,此类水果最容易滞腻脾胃运化的功能,并非时太好的选择,建议少吃。多吃则更容易厌食五谷正餐,容易湿郁化热,容易出现过敏、皮疹等疾病。
2、奶制品、糕点烘焙、巧克力等食物,这些主要是西方人或者高纬度地区的饮食口味,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归属于“肥甘厚腻”一类,会造成“营养过剩、能量过亢”。因此,中国人,尤其是南方地域的朋友,确实不太适宜频繁进食此类食物,更加不能作为主食主餐。
3、关于方案第1点戒除奶粉喂养,如果是八个月以内尚在哺乳期但却缺少母乳的幼儿,如果出现文中所述的症状表现,可以考虑换成水解奶粉喂养;八个月以上或者已脱离哺乳期的小孩,只要出现有文中所述的异常症状,都还是建议戒除奶粉,以五谷杂粮、荤素搭配作为主食来喂养。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yzlkc/76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