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请注明:王非鱼先生
维生素,辅助治疗:复合维生素B,葡萄糖酸锌片(买最便宜的几块钱一瓶的,不要上当买贵的)适用于各种类型口疮。偶尔有效,多数无效。
外治药,辅助治疗(治标)
1.同仁堂:口腔溃疡散。适用于热性实火口疮。
2.冰硼散。西瓜霜。锡类散。嗓子喉宝。适用于热性实火口疮。
3.碘伏外涂。适用于各种类型口疮。
4.蒙脱石散,撒在口疮上,温和无刺激,还有点甜,适用于婴幼儿。也适用于成人,大面积溃疡,咽喉部溃疡,原理:吸附病毒,在溃疡面形成一个保护膜。适用于各种类型口疮。一天多次撒涂,不限次数,药粉可以吞咽。无毒害。(这个药本来是治疗腹泻的)
5.自制枯矾粉(白矾砂锅内烧化黑,研磨成粉涂抹特效)也可药店买。适用于各种类型口疮。
6.青黛、黄柏、冰片、枯矾、人中白、儿茶等份研末,蜜调外抹。适用于各种类型口疮。
7.西药激素治疗:意可贴,又叫醋酸地塞米松粘贴片,适用于非感染性口腔溃疡。只适合单个绿豆大小口疮。
8.中药西制:以蟑螂为原料的:康复新液。含服。适合各种类型大面积口疮。
9.碱面,或者小苏打,一瓶盖,加入矿泉水一瓶。漱口,吐掉。
10.艾叶泡脚:适合手脚冰凉,阳虚或者上热下寒的口疮患者。可以提高体温,提高免疫。
11.火针治疗口疮。只适用于体格健壮的人偶尔口疮。不适合气血不足的人!不适合反复复发口疮!不适合老年人!对于虚弱人来说,治标不治本,伤害很大,得不偿失。气血不足的人,或者糖尿病人,反复火针治疗后,实际上是严重的二次伤害,造成口腔肌肉大面积溃烂,无法愈合。一位春雨上咨询的患者,口腔溃疡针火针后肿大溃烂(男,49岁)连续扎了25天后,肿大,增生,溃烂8个月。所以复发口疮慎用火针。火针治疗口疮只适用于身体素质好的人。虚弱者勿用。
反复口腔溃疡,口疮,不只是口腔出了问题,而是整个身体出现了问题。头疼医头,脚痛医脚,只见局部,不看整体,那就是庸医。就像一个堆满了垃圾的房子,只擦擦窗户,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局部治疗,治标不治本,对于复发性口疮,抑或暂时有效,旋即旧病复发。
中医类型分类&治法(治本)
实火口疮
病情:这类患者一般年轻气盛烧烤火锅燥便秘。脉象宏大,脾胃湿热,舌肉红,苔黄腻。肝火上升,身体强壮,口疮红肿,红光满面,座疮油光满面,吸烟喝酒,喜欢吃辣,口干舌燥,口渴口臭。心烦易怒。腹胀拒按,大便干。便秘。
(1)治疗原则:实火口疮,需要清肠泻火。
(2)中成药:导赤丸。牛黄清胃丸。牛黄解毒片(丸)。一清胶囊。
(3)中药选择:大黄,黄连,黄菩,莲子心,连翘,芒硝,天花粉,桅子,丹皮,竹叶,芦根,金银花,菊花等。
(4)名医中药汤剂:凉隔散。大黄甘草汤。黄连解毒汤。承气汤系列。
配方如下:
凉隔散:芒硝、大黄、栀子、连翘、黄芩、甘草、薄荷、竹叶,甘草,各一钱。
大黄甘草汤:大黄10克,甘草10克。
黄连解毒汤:黄连9g,黄芩6g,黄柏6g,栀子9g。
承气汤系列:泄热化瘀通便。方子略。方子太多。可自行搜索查阅。
阴虚口疮
病情:这类患者,数量众多,非常常见,舌红少苔,口内干燥、口渴口臭,一般体质干瘦,脉象细数,熬夜忧怒,舌头红瘦,舌红少苔,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黄。
(1)治疗原则:阴虚口疮,滋阴降火。
(2)中成药:知柏地黄丸。三才封髓丸。口炎清颗粒。
(3)中药选择:金银花,玄参,生地黄,蒲公英。无效的话熟地黄,天冬,麦冬,黄菩,批把叶,,可以少加牛膝或少加肉桂以引火下行茵陈。少加去火药:绿豆、,引火归元。
(4)名医中药汤剂:甘露饮。《外台》含煎。傅青主:引火汤。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配方如下:
甘露饮:批把叶(刷去毛)、山茵陈(去梗)、生干地黄、分。干熟地黄(去土)、麦门冬(去心.焙)、天门冬(去心.焙)、积壳(去瓤.鼓炒)、石解(去芦)、甘草(炙)、黄菩,各等
《外台》含煎:竹叶1升(切)升麻3两,大青3两,,生地黄(汁)5合,身寸干3两,桅子1升,生玄参汁5合(无汁,黄柏1升,蜜8合,蔷薇白皮5两,苦用干者2两)。
傅青主:引火汤:原方组成为:熟地90g,巴戟、天冬、麦冬各30g,茯苓15-20g,五味子6g,主治阴虚,咽喉肿痛,口疮,扁桃体炎,属阴证者。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黄连四两(12g)、黄芩二两(6g)、芍药二两(6g)、鸡子黄二枚、阿胶(一云三挺)三两(9g)。
阳虚口疮
长期发作,反复发作,病程长达数十年。阳虚证见腹痛喜暖喜按,大便澄彻清冷或完谷不化,肢凉,脉弱,舌淡者。两足冰凉,下利清谷,舌淡,脉虚细或大而无力,两颧独红,胃虚食少,肾水之气逆而承之,则为寒中,脾胃虚衰之火,被迫上炎,发为口疮,其症饮食少思,大便不实,或手足逆冷,肚腹作痛。
错治误治,雪上加霜:服一般清热解毒剂效果多不佳。医生误认为实证口疮而用清热泻火,或以为阴虚火炎而泛投凉润之剂,全部损伤脾胃之阳,日久伤及肾阳。最终导致脾肾两虚,阴寒内盛,逼阳上泛,口疮久不愈合。
(1)治疗原则:脾胃之气下流于肾,阴火得以乘其土位。李东垣: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故其治亟宜温补脾肾,破阴返阳,使火安其位,土温则火自敛也,而口疮自愈。忌用苦寒药,避免损伤脾胃。
(2)中成药:口疮发作期:附子理中丸,桂附理中丸。四神丸。口疮愈合后,调节体质善后。晨服:补中益气丸晚服:桂附地黄丸
(3)中药选用:党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制附片,黄芪、白芍、肉桂、炙甘草、饴糖、炮干姜)。,
(4)名医中药汤剂:四逆汤,当归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桂附理中汤,黄芪建中汤
脾虚口疮
脾胃虚弱,食少倦怠,脾胃虚弱,以四君子汤(党参、白术、茯苓、炙甘草)为基础,加黄芪、山药、当归、升麻、乌贼骨、荷叶。
气虚口疮
气虚证见短气,乏力,大便次数增多等中气下陷表现者,用补中益气汤(党参、黄芪、白术、陈皮、升麻、柴胡、当归、炙甘草)。
气阴两虚,口疮
病久气阴两虚者,舌体灼辣就诊。灼舌伴有口干,咽喉或觉火辣,疲劳或性急时加重。舌红胎薄少而皲裂,脉弦略数。舌头火辣感。主治中气虚热,口舌如无皮状,或发热作渴。乏力疲劳汗出、食少便溏,舌淡红,脉虚细或大而无力。
可用四君子汤合生脉散,清热补气汤,灸甘草汤
明《证治准绳·口舌门》之清热补气汤,日学者矢数道明就常用此方治口疮、口糜。
清热补气汤处方来源《口齿类要》。药物组成人参1钱,白术1钱,茯苓1钱,当归(酒拌)1钱,芍药(炒)1钱,升麻5分,五味子5分,麦门冬5分,玄参5分,甘草(炙)5分。如不效,加炮姜;更不应,加附子。
清热补气汤:党参10g当归10g芍药10g麦冬10g白术12g茯苓12g玄参6g升麻3g五味子6g甘草6g。如不效,加炮姜;更不应,加附子。
清热补血汤《证治准绳》组成:当归15川芎15赤芍15熟地15麦冬15元参10知母10黄柏10柴胡10丹皮10五味子10适应症:因血虚,血内热而引起的舌,口腔粘膜溃疡,糜烂。口腔内溃疡,鹅口疮后的口腔粘膜和舌头糜烂,梅毒怀口腔炎等。方解:本方为补血,润血,解血热为主旨。当归,川芎,赤芍,熟地用以补血,润血,五味子,麦冬生津润燥
胃中虚热舌体皲裂、疼痛等,产后及癌症末期常见,味觉消失
《口齿类要》为书名。一卷。明·薛己撰。约刊于16世纪中期。书中记载了茧唇、口疮、齿痛、舌症、喉痹、喉间杂症等12类口齿科疾病的辨证验案与方剂
原文:中气虚热,口舌如无皮状,或发热作渴
矢数道明:(舌病专方)胃中虚热以致舌体溃烂、皲裂、舌乳头消失、表皮脱落、地图舌、口舌麻木、疼痛者,舌红,产后及恶性肿瘤末期常发生此患
血虚口疮
病久血虚,血内热。当归补血汤。清热补血汤
清热补血汤治口舌生疮,体倦少食,日晡rìbū益甚,或目涩热痛。(时间名词,同"日哺"。指申时,即下午三点至五点)
清热补血汤:当归(酒洗)川芎芍药熟地(酒洗。各一钱)玄参(七分)知母五味子黄柏麦门冬(去心)柴胡牡丹皮(各五分)
寒热错杂,口疮
寒热错杂,上热下寒,上边热:口疮。下边寒:大便稀不成形,食少便溏。
甘草泻心汤,温脾汤,乌梅丸
甘草泻心汤:甘草(炙)四两、黄芩三两、干姜三两、半夏(洗)半升、大枣(擘)十二枚、黄连一两。
温脾汤:组成:大黄、当归、干姜、附子、人参、芒硝、甘草
《伤寒论》:乌梅丸:乌梅枚细辛84克干姜克黄连克当归56克附子84克(去皮,炮,)蜀椒56克(出汗)桂枝(去皮)84克人参84克黄柏84克
转载请注明:王非鱼先生
本文仅供专业医生参考。不作为处方,不构成任何之建议、推荐或指引。
是药三分毒!普通人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用药!请勿私自用药!请勿盲目试药!本文不承担由此产生的任何责任!如有需要请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辩证使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96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