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出生时有的会感染妈妈的阴道霉菌,或者在喂食过程中不注意卫生,引发鹅口疮形成“烂嘴巴”。鹅口疮就是我们常说的雪口病,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一般高发于营养不良、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或激素的新生儿和婴幼儿,2岁以内的婴幼儿最多见。
宝宝在感染轻微鹅口疮时,除非仔细检查口腔,否则不易发现,也没有明显的痛感,宝宝只有在进食的时表情痛苦,严重时宝宝会因疼痛而烦躁不安,拒绝吃奶,造成食量减少、体重增长缓慢。
鹅口疮一般有以下的症状:
1、刚开始,口腔有粘膜充血、水肿,口内有灼热、干燥、刺激等症状。
2、经过1-2天,粘膜上出现分散的白色小斑点,像奶块一样并呈半粘附性,略微高起。
3、随后,白色斑点逐渐融合扩大,成为形状不同的斑片,最后斑片又相互融合,色泽转为微黄,时间久了会变成黄褐色。
4、白色斑片与粘膜粘连,不易剥离,擦去斑膜后,下方会出现不出血的红色创面。宝宝有口干、烧灼感及轻微疼痛,部分宝宝可有体温升高。
鹅口疮与奶斑、舌苔的区别
有些父母会把鹅口疮与奶斑、舌苔相混淆。鹅口疮是一种口腔疾病,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患儿的口舌粘膜由于感染会出现淡黄色、灰白色,表浅,如奶凝状斑块。日常妈妈平时没事的时候多观察宝宝的情况!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哦!
责任编辑:韦老师
官方Q群:
QQ李老师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