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宝宝不吃不喝,更粘人。爸爸妈妈愁坏了。医院,医生诊断为鹅口疮。都说"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秉持这一观念,不管是身体上的发育,还是智力的培养,父母都在努力做到更好。其实,很多家长都忽视了一点:维护宝宝口腔健康。
专家支招
婴儿若患有鹅口疮,轻者口腔布满白屑,一般没有伴随症状;严重者会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的膜状物,并伴有灼热和干燥的感觉,部分患儿伴有低烧的症状,甚至有可能造成吞咽或呼吸困难。
患鹅口疮的婴儿经常哭闹不安,吃东西或者喝水时会有刺痛感,所以婴儿不愿意吃奶。鹅口疮多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菌素或肾上腺皮质激素的患儿。这样的患儿本身抵抗力比较弱,一旦接触了白色念菌,就易患鹅口疮。在婴幼儿中,尤其是新生儿期更为常见。在口腔黏膜的任何部位都可能会发生。主要原因有:产道感染;妈妈的乳头不够清洁;喂养工具没有彻底消毒;婴儿喂养过程中接触了喂养者被污染的手指。
若发现宝宝的口腔内有类似奶瓣的斑时,不要随便揩洗,以免黏膜损伤引起细菌感染。确诊患有鹅口疮后,妈妈可以用消毒药棉蘸2%的小苏打水擦洗口腔,擦洗的时候动作要轻柔。还可以取制霉菌素一粒研成末,加入5ml甘油调匀,涂抹在患处,待看不到白斑后再坚持用药一周。需要提醒的是,鹅口疮容易反复发作,所以妈妈应该在病症消失以后继续做好婴儿的口腔清洁,同时清洁乳母的乳头、奶瓶、奶嘴等。以巩固疗效,避免复发,尽量一次治愈。
专家支招:
预防婴幼儿鹅口疮,可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注意喂养工具的清洁与消毒;
2.母乳喂养时,喂哺前,妈妈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也应消毒后再使用;
3.人工喂养的奶瓶及滴管均应清洗干净并高温消毒后才能给宝宝使用。
本文为原创
图片来源于网络
预防儿童专家团队门诊时间
上海市科委科普项目资助(项目编号:18dz、18dz)
复旦口腔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4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