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又称为鼻出血),是十分常见的现象,对人体的危害并不严重。但鼻衄容易给人带来困扰。大多数鼻衄是自发的、良性的,并且有自限性。
导致鼻衄的原因是什么?
鼻衄的原因可以分为:局部原因、系统性原因和不明原因。
局部原因包括:创伤、鼻炎、鼻窦炎、鼻粘膜刺激、鼻中隔偏曲、肿瘤;系统性原因包括:血液学异常、动脉粥样硬化、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
其中最常见的原因是创伤,其次是炎症。长期的空气干燥也是导致鼻衄的原因之一。儿童鼻衄的原因多是局部刺激或近期的上呼吸道感染。
鼻衄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由于原因不同,鼻衄的具体表现也有所差异。多数鼻衄为单侧鼻出血,表现为间歇性反复出血。出血量可以从鼻涕中带血到出血数百毫升。常见的出血是静脉出血,出血速度不快。但少数动脉破裂导致的出血,可以表现为喷射性或搏动性出血。
鼻衄如何诊断和鉴别?
医生会首先询问既往病史及鼻出血的特点,排除上呼吸道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呕血)。其次,医生可能会安排血液学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检查。对于怀疑有鼻腔结构异常的患者,可以进行鼻内窥镜、CT和MRI检查,以明确病因。
鼻衄应该如何治疗?
鼻衄的治疗应该根据具体病因及出血的严重程度,制定相应的治疗策略。对于长期空气干燥导致的鼻出血,可以采用室内加湿器增加空气湿度。习惯性挖鼻导致的间断性、少量鼻出血,应该纠正不良习惯,减少对鼻粘膜的刺激。存在鼻炎、鼻窦炎等其它导致鼻衄的疾病时,应当积极处理原发病。
对于出血严重的情况,应该积极止血。常见的鼻出血的止血方法有:压迫止血法、填塞止血法、局部药物止血法、烧灼法、内镜止血法、动脉介入栓塞、手术止血等。
鼻衄的预防
季节性空气干燥是导致鼻衄的常见原因,因此应当保持适度的空气湿度。
老年人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是导致鼻出血的原因,应当积极治疗。挖鼻导致的鼻黏膜损伤是导致儿童鼻衄的常见原因,家长应该积极帮助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对于存在鼻中隔偏曲或鼻炎的患者,尽早手术或积极对症治疗能减少鼻衄的发生。
本文系MedPeer医生团队原创,转载请先联系我们获得授权。
往期精彩内容
不可忽视的“小石头”——肾结石
“老掉牙”的罪魁祸首——牙周病
胆囊里的赘生物——胆囊息肉
鼻腔干燥、疼痛、流鼻血,怎么回事?
长口疮,嘴巴疼,怎么办?
常见的眼睑感染——麦粒肿
老年人的常见眼病——白内障
美国总统特朗普体检报告新鲜出炉!
肝脏内的“水球”——肝囊肿
甲亢应如何治疗?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20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