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
可解众生疾苦
让治疗变成享受
-三九灸时间表:
预备灸:年12月12日—12月21日
一九灸:年12月22日—30日
二九灸:17年12月31日—18年1月8日(现在)
三九灸:年1月9日—1月17日
加强灸:年1月18日至27日
一、小寒,一年最冷的节气!
小寒表示的是寒冷的程度,从字面上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常有“冷在三九”的说法,小寒即最冷节气,由少三九灸的时间,可以说是最需要艾记得时候!小寒过后,也就快进入“三九天”第三九了,这也是三九灸的最后机会了!
如果你已经错过了前面“二九灸”,请不要再错过最后“一九灸”!既然小寒是全年最冷的节气,那么也是全年最珍贵的补阳时机!又因为小寒的寒,不止是寒冷,还有寒邪,寒邪易侵入人体,损伤阳气,使气凝血滞,让人处于一种经久的寒冷,所以到了小寒,除了艾灸保暖必不可少,任药师昨日就是疏忽大意着凉了,今日头痛苦不堪言。
1、头颈保暖:棉帽暖头如棉袄暖身,人的头部与整个身体的热平衡关系密切,严寒天气若是不戴帽子,体热很容易自头部散去。2、腰背保暖:后背是人体督脉的运行之所,督脉被称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经,具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保暖不容忽视。3、晒太阳:中医学十分重视阳光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认为常晒太阳能助发人体阳气。
二、小寒,养生健体之节气!
小寒的养生要点,为敛藏精气,藏阳、护阳、养阳,避寒就温,平衡阴阳,固本扶元,以"防寒补肾"为主。
饮食方面,多选豆谷干果,牛奶,肉类等高热量、性偏温的食物,体质偏热、偏实及容易上火者,注意需凉热的合理搭配。
“冬练三九”,小寒同样是加强锻炼,增强体质的好时机。锻炼方式以有氧运动为佳,运动前要做一些准备活动,慢跑、擦面、拍打全身肌肉等。
又因室外气温低,血管遇冷收缩,流速减慢,肌肉黏滞性增加,韧带弹性与关节柔韧性降低,所以要避免剧烈运动,大量出汗,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三、小寒,艾灸防病之节气!
小寒时处隆冬,寒气旺,肾气弱,易诱发腰痛,口腔溃疡,口疮等疾患。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收引凝滞。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一段时间,寒邪最盛,艾属辛热,灸之易生发经气,此时艾灸,滋补阳气,等于是雪中烤火,最为温暖人体。
小寒时节,又是“出门冰上走”的“三九灸”第三九,这是一年三九灸的最后机会!
假如你遗憾错过了前面“二九灸”,这最后“一灸”便一定要抓住!
四、肾俞,小寒再忙也要关照的穴位!
《内经》有云:“诸寒收引,皆属于肾“。人身阳气根源于肾,肾阳乃生命之根本,最易被寒邪中伤,所以小寒艾灸的重点应是养肾防寒,补充阳气。
而要养肾补阳,肾俞穴首当其冲,《玉龙歌》曰:“若知肾俞二穴处,艾火频加体自康”。肾俞穴与命门穴相平,与肚脐在一条线上,为肾气所聚之处,是益精补肾,延缓衰老的要穴。
艾灸肾俞穴,能增加肾脏的血流量,改善肾脏功能,养护好先天之本,激发先天潜能,充沛人体精神,促进人体造血与排毒机能,达到祛除病痛、养生健体、延缓衰老的目的。
五、小寒其他宜灸穴位
1.关元
关元穴位于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四横指)。属任脉穴位,古今均为保健要穴,灸此可培肾固本,调气回阳。
2.大椎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间。
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3.神阙
神阙穴,即肚脐,又名脐中,是人体任脉上的要穴。
它位于命门穴平行对应的肚脐中。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
4.膻中
膻中穴位于两乳头之间,胸骨中线上,平第四肋间隙。
膻中穴是胸膛上部气态物汇集而成,因此称之为气会,任脉之气在此吸热胀散,灸膻中穴能宽胸理气,解郁除烦,培补心肺之气,疏肝胆之郁结。
六、艾灸不难,只是没行动!
很多灸友留言说想艾灸却不知道怎么入手,其实艾灸很简单,就像咱们学做饭,很容易入手,只要动起手来,自然就会了。
好消息扫一扫上面的安全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北京看白癜风哪间医院效果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zmyzlkc/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