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订阅号专栏,逢周一推送!本栏文章由该院儿科专家名医亲自撰文或指导写作,内容涉及众多儿科常见病的科普讲解与防治建议,实用、权威!敬请!
小儿鹅口疮小知识
医学指导:新生儿科陈晓晴副主任医师
文/袁方、欧阳学认
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炎症,可在口腔黏膜表面形成白色斑膜,是婴幼儿常见的口腔疾病,尤其在新生儿期该病较为常见。患有鹅口疮的宝宝会出现爱哭闹,不愿意吃奶等一些症状表现。那我们该怎么办呢?宝爸宝妈们不要着急,请听我为大家解惑:
鹅口疮的出现多由以下原因引起:1.母亲患霉菌性阴道炎,婴儿出生时通过产道,接触母体的分泌物而感染。2.母乳喂养时,妈妈的奶头不清洁,或是奶瓶、奶嘴消毒不彻底。3.接触感染念珠菌的食物、衣物和玩具。4.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或类固醇激素,造成体内菌群失调,霉菌乘虚而入。
鹅口疮的特征
患儿口腔黏膜表面覆盖有白色乳凝块样小点或小片状物,可逐渐融合成大片,可先见于舌面、颊部、软腭及硬腭,以后蔓延到咽、唇等处,白色斑膜不易拭去,强行擦去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出血。
鹅口疮比较容易治疗,一般不需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如下:1.用棉签蘸取2%-5%的碳酸氢钠溶液于喂奶前后清洗口腔,或将制霉菌素研成粉末涂抹,也可与鱼肝油滴剂调匀,涂搽在创面上,每日2-3次。在清洁和涂抹药粉时,每个棉签只能用1次,涂搽要均匀。2.如果孩子是母乳喂养,喂奶之前,妈妈应该用清水洗净双手,用2%-5%的碳酸氢钠溶液对母亲的乳头进行清洁,防止宝宝在治疗过程中避免出现交叉感染。3.如果宝宝在用奶瓶喂养,事先将奶瓶和奶嘴进行煮沸消毒。4.可口服肠道微生态制剂,纠正肠道菌群失调,抑制真菌生长。5.不乱用抗生素。
预防鹅口疮,关键在平时妈妈在喂养宝宝的过程中,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平时注意宝宝的口腔卫生,给宝宝喂食以后帮助宝宝清洁口腔。宝宝的被褥和玩具要定期拆洗、晾晒;宝宝的洗漱用具和家长的分开,并定期消毒。我们新妈妈一定要记住不要怕麻烦,要随时注意养成卫生的好习惯,避免宝宝发生各种疾病的机会。
专家简介
陈晓晴,医学博士,广州中医院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从事儿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二十余年,对儿科各类常见病、多发病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新生儿疑难重症的救治、围产医学临床问题等。
觉得不错,请点赞↓↓↓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引起白癜风的原因治疗白癜风方法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skczmb/2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