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痛、喝水痛、说话痛……
口腔溃疡发作起来
真让人茶不思、饭不想。
宝宝更是如此,
烦躁哭闹、抗拒吃奶、吃饭……
一个小毛病让孩子“遭大罪”!
医院中医儿科主治中医师董逸翔介绍,简单来说,口腔溃疡是一种常见的发生于口腔黏膜的溃疡性损伤病症,易治却也易复发。口腔溃疡在儿童中的发病率超过10%。
一旦出现溃疡,患处便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严重者影响进食、说话。因此,无论对于儿童还是成人,口腔溃疡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意义。
为什么会长口腔溃疡
局部创伤
局部创伤是最常见的诱发因素之一,咀嚼时被自己牙齿咬伤、刷牙时被牙刷头划伤、吃甘蔗被粗纤维刮伤等等。
总之,口腔黏膜外伤性破损,为溃疡的生成提供了温床。
爱辣嗜麻,饮食过烫
这是平时饮食习惯所致,短时间也难改变。而口腔溃疡确实比较“青睐”爱吃刺激性食物的人群。
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
缺乏维生素,如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C等;微量元素锌、铁等。
以“锌”为例,这是一种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通过在膳食中摄取海产品和动物内脏来补充,也可以通过服用补锌口服液来获取。其功用主要表现在提高机体免疫力、抗氧化、促进新陈代谢、促进伤口愈合。
一旦缺乏这种微量元素,机体一般就会出现一系列不良反应,譬如生长停滞、性成熟迟缓、大脑发育不良、视力下降、免疫力下降、伤口不愈等。
若是机体缺乏锌元素,就会导致溃疡的伤口难以愈合,痛苦延长。
免疫、全身性疾病
这种情况下,口腔溃疡往往只是疾病的“冰山一角”,若不积极解决“病根”,溃疡也必定难愈。
需提醒的是,若有溃疡病灶在固定位置反复生长,或经久不愈合,就要注意是否有癌变的可能,此时需即刻就医,以免耽误病情。
其他
如压力过大,情绪焦虑、睡眠欠佳;
如遗传——父母易得口腔溃疡,你也可能遗传到这种体质。
如何预防口腔溃疡?
注意口腔卫生
除早晚刷牙之外,进食后可用淡盐水漱口。
避免刺激
少吃过辣、过甜、过酸的刺激性食物。
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适当吃些蔬菜水果,以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
保持身心健康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保持心情舒畅,适量进行体育锻炼。
长了口腔溃疡,就用清火药?
若不慎得了口腔溃疡,可用西瓜霜、锡类散、康复新液外涂创面,含服华素片或用含有消炎成分的含漱液漱口,以期创面尽快愈合。
中医治疗口疮
董逸翔医师表示,中医治疗口腔溃疡有其独特优势,如果用对了方法可大大缩短病程、减轻痛苦,有效预防复发。
在大部分人印象中,口腔溃疡就是“上火”了,所以大家可能都习惯自己购买黄连上清片、牛黄解毒片等清火药服用,有时确实能立竿见影,但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效,甚至有的人“越清越上火”,反而使病情加重。
这是因为虽都是“上火”,却有“实火”“虚火”“虚实夹杂”之分,治疗方法也大相径庭。
实火
主要表现为疮面周围红肿、灼热疼痛,甚则口臭、牙龈肿痛,可伴见口渴多饮,发热头痛,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厚干燥,脉滑数。
这时可以用清热、泻火、通便的药物,如牛黄解毒片、一清胶囊、黄连上清片等。如果是儿童,还要考虑食积因素,可酌情配用帮助消化的药物。
虚火
主要表现为疮面周围不是很红肿,溃疡可多发,形状、大小不等,疼痛昼轻夜重,或可伴心悸心烦、失眠多梦、健忘、眩晕耳鸣、腰膝酸痛、咽干口燥、小便短黄、舌红苔薄、脉细数。
这时就不宜用清热泻火的药物了,治疗应当清补,滋阴泻火,可选用知柏地黄丸。
虚实夹杂
常见于一些口腔溃疡反复发作患者,临床多表现为上热下寒的病证:上面口腔溃疡、咽喉不适;下边腹泻拉稀或者腰酸腿痛、乏力怕冷。
故在治疗上,需清上焦火热或把上冲的火气“引火归元”,兼以温养脏腑阳气。这种情况往往需要由中医师进行合方治疗。
本期嘉宾
市中西医中医儿科
主治中医师
董逸翔
中医儿科硕士,师从国家级名中医俞景茂教授、浙江省名中医陈华教授。
擅长:诊疗中西医治疗小儿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生长发育常见疾病及抽动、遗尿、湿疹等其它杂病。
推荐阅读
孩子出汗多,是体虚还是缺钙?教你判断孩子出汗是否正常
孩子发烧了,应该马上用退热药吗?怎么用才安全?
6岁男童咳了1个多月不好,医师一查却说是抽动症?!
供稿:中医儿科董逸翔
编辑:叶娇慧
排版:叶娇慧
审核:张李琦
配图来源:网络
本文由医院宣传统战科编辑发布,如侵权或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lrstky/5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