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原创文字,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与引用!)
本文理论依据:《中华临床中药学》、《现代中医治疗学》
论岐黄之道,谋苍生之福,欢迎各位读者。
这篇文说,咱们来和您聊聊,如何用最简单的办法来调治恼人的口腔溃疡。
其实,口腔溃疡偶尔出现一处,并无大碍。但是嘴巴里反复出现口腔溃疡,而且患处不止一个,经久不愈,严重影响说话和进食,这就要考虑是身体内部有异常的表现。这就是一种警报了。
它能警报什么呢?内容太多了。我们在这里给您分门别类说说,便于您加深理解。
如果溃疡多发生在舌尖部位,或者舌尖的边缘部位,灼痛感明显,色红,面积不大,同时口渴心烦,小便短赤、睡眠质量不好,舌尖发红,舌苔偏于薄黄。您记住,这要考虑是心火上炎所致了。心开窍于舌。心火烧上来,舌尖就有溃疡。
如果溃疡总出现嘴唇、两颊、牙龈部位,溃疡处有黄色的薄膜覆盖着,周围明显,同时整个人口干口臭,大便结秘,舌红苔黄或者厚腻,这个时候要考虑脾胃积热了。这样的人您仔细问,他往往大吃大喝,喜欢吃肉,吃辣的。口唇为脾胃所主。脾胃有热,上炎到口唇,就形成口腔溃疡。
还有的人,口腔溃疡总是出现1到2个,疼痛感不甚强烈,周围黏膜呈暗红色,同时还口干、心烦失眠、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手足心发热,小便总是黄的,大便总干,舌头看上去也发红。这个时候,要考虑肾阴不足所致。肾阴不足,则生虚火。虚火上炎,侵犯于口腔,就形成口腔溃疡了。
上面这些,我们可以将病因归纳为“上火”。别管这火是实火还是虚火,反正是有火。但是也有一些呢,不是因为上火,而是因为肾阳不足,或者脾虚湿蕴。肾阳不足的,是因为口腔黏膜得不到阳气的温煦,气血濡养不足,于是发生溃疡。脾虚湿蕴的,是因为湿邪上泛,阳气不行、气血不运所致。两者的情况都有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患处不红、不肿、不痛,创口总是呈现淡红色甚至白色,而且一旦发作,就特别难愈合。
好了。病因简单就说这么多,接下来给您聊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它主要针对的,是前面所说的上火的症候,也就是有热的症候。这就是妙用常见的板蓝根。
准备板蓝根50克,煎煮到毫升,再取药液三分之一,浓缩为50毫升,涂擦患处。其他的三分之二药液,分次含在口中,每天5到6次,每日一剂。注意,这个办法,主要就是漱口,配合创面涂擦。漱口即可,不要咽下去。这办法我们为您择选自年的《陕西中医》,迄今为止已经有整整30年的历史了。
这里的道理很简单。板蓝根作为中药材,出自《新修本草》,性味苦寒,入心经和胃经,善于清热解毒、凉血利咽。因为它苦寒,故而可以很好地帮助我们去火清热。所以对于溃疡面灼痛明显,红肿明显,同时兼具心脾有热、阴虚火旺症状的人,比较适合。由于板蓝根苦寒,容易伤及脾胃,所以安全起见,我们不要内服。
在这里,多说两句。近些年,有人喜欢口服板蓝根制剂,然后美其名曰可以预防感冒。这样做是欠妥的。从药性分析来看,板蓝根对于风热感冒较为适合,对风寒感冒并不适合。尤其是脾胃虚弱之人,如果把板蓝根当做可以预防感冒的灵丹妙药,那是比较危险的,容易吃坏了自己。
好了。文说到这里告一段落了。您意下如何?请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文君然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5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