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由于羊只在运输过程中忽冷忽热引起感冒,机体抵抗力下降,吸入病原菌或刺激性有毒气体、霉菌、异物等而致病,引起支气管和肺急性或慢性炎症。
2、羊只在转入新的环境、饲草料、水等,产生较大的应激而引起感冒继发呼吸道疾病。新圈舍湿冷、白天通风不良、夜间“贼风”偷袭等原因,使羊只受凉,引起感冒。
3、天气突变,引起羊只感冒,继发肺炎。
4、羊只本身就带有病菌或运输途中感染病菌,处于潜伏期,后期激发致病。
5、感染肺丝虫引起呼吸道疾病。
6、羊只吸入粉尘(粪便、饲料粉末等)引起异物性肺炎。
羊群常见的疾病有感冒、支气管炎、肺炎、腹泻、传染性角膜炎、口疮、羊肠毒血症等。
一,感冒特征:
由于气候突然变化,寒冷刺激、冷雨浇淋、寒夜露宿等原因引起,表现为体温升高,浑身发抖,精神沉郁,有鼻液,咳嗽。
防治:
1,调运过程中注意防寒、保暖、散热三者关系的处理,不管天气如何,都要准备雨布防止羊群遭受雨淋。
2,病羊应避风保暖,充分饮水,停止放牧转为舍饲,饲喂容易消化的草料。
3.可注射或口服复方氨基比林、安乃近、水杨酸钠等。预防继发感染,可同时注射抗生素或磺胺类药物。夏季风热感冒可使用中药,配方是:桑叶10克、菊花10克、银花6克、连壳10克、杏仁10克、桔梗10克、甘草6克、薄荷10克、牛蒡子10克、生姜15克,熬汁灌服,每天3次。
二,支气管炎、肺炎特征:
由于运输途中受寒感冒,机体抵抗力降低,病原菌感染导致发病,临床表现为咳嗽、体温升高,呼吸次数增加,呼吸困难,听诊胸部有浊音区。
防治:
1,加强饲养管理,增强机体抵抗力,注意防寒保暖,防止感冒的发生,运输羊群时注意避免强风吹袭。
2,青霉素80~万单位、链霉素1克,一次肌肉注射。还可用新霉素、土霉素、卡那霉素等抗菌素治疗。
三,腹泻特征:又称胃肠炎,
因调运后的羊群饲草、饲料品种的改变,水质的改变、气候的改变、饲养方式的改变,加上长途运输后机体抵抗力较低,导致致病菌入侵引起感染。临床表现为消化机能紊乱,腹痛、发热、腹泻、脱水和毒血症。
防治:
1,询问调运前饲喂的饲草、饲料品种,做到逐渐转换。注意草料质量,杜绝污染,不饲喂霉变草料,含水量过高的饲草。
2,治疗原则是抗菌消炎,制止发酵,清理胃肠,强心补液,防止脱水。
3,磺胺胍4~8克,碳酸氢钠3~5克内服。制止肠道发酵可选用矽碳银、鞣酸蛋白、胃蛋白酶、次硝酸铋等,肠道消炎可选用庆大霉素、黄连素、氟哌酸、复方新诺明、痢特灵、金霉素等药物。
四,传染性结膜角膜炎特征:
俗称“红眼病”,是由嗜血杆菌、立克次体引起的羊群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调运后的羊群特别易感。损害部分仅限于眼部,使眼结膜和角膜发生明显炎性变化,怕光流泪,结膜潮红充血,眼角流出粘液性或脓性分泌物,少数形成角膜云翳、白斑或造成失明。本病常发于温度较高、蚊蝇较多的夏秋高温季节和空气流通不畅、氨气浓度较高的环境。
防治:
1、用2%~5%的硼酸水或淡盐水或0.01%呋喃西林洗眼,擦干后可选用红霉素、氯霉素、四环素、2%黄降汞或2%可的松等眼膏点眼。
2、也可用青霉素或氯霉素加地塞米松2ml、0.1%肾上腺素1ml混合点眼2~3次/天。
3、出现角膜混浊或白内障的,可滴入拨云散或青霉素50万单位加病羊全血10ml,眼睑皮下注射或50万单位链霉素溶液5ml眶上孔注射,2天一次。
五,羊传染性脓疮特征:俗称“羊口疮”
是由于病毒引起的。据笔者经验,许多羊群产地带毒但不发病,调运后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极容易在异地爆发,表现为口唇等处皮肤和粘膜形成丘疹、脓疮、溃疡和结成疣状厚痂,主要通过圈舍、用具或皮肤擦伤传播,呈群发性。
防治:
1,定期防疫,每年3月或9月用口疮弱毒细胞冻干苗在每只羊口腔粘膜内注射0.2ml。据笔者经验,注射羊痘苗可大大降低羊口疮的发病率和发病症状。
2,少用粗硬饲料,严防创伤感染,发现病羊及时隔离,圈舍和用具用2%火碱或10%石灰乳或20%热草木灰消毒。
3,用0.1%~0.2%高锰酸钾溶液冲洗创面,再涂2%龙胆紫、磺甘油、5%土毒素软膏或青霉素呋喃西林软膏等,1~2次/天。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kcrhjc/12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