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冷冷冷……在这样的日子里,还有什么比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更惬意的事情呢?完全没有!
吃火锅虽爽,但也不要忘了注意这几点哦。
一、锅底选择要谨慎
养生锅底一直是冬季火锅店主打的招牌,往往会加入黄芪、枸杞等滋补类中药材,对提高人体抵抗力方面有一定作用,但对于感冒、发烧的人来说,是不合适的。而且体热、痰湿重、易腹胀的人以及小朋友也不适合吃滋补类火锅。
二、长时间烧煮的火锅汤底喝不得
肉、虾、豆腐是火锅的标配,但这几类食物在涮的过程中,会有嘌呤类物质融入汤汁中,过多地食用会造成人体内尿酸含量过高,患有痛风的人群不宜喝。
并且,肉类在煮的过程中,油脂会融入汤底中,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病人不宜过多食用。
有研究发现,随着就餐时间的延长,汤底中亚硝酸盐的含量逐步升高,最高的可达到15.73毫克/升。扬州大学的相关研究也发现,菌菇类火锅汤底在熬制至分钟时,硝酸盐类物质的含量达到12.毫克/升,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规定硝酸盐的限值10毫克/升,硝酸盐在长时间的加热过程中生成亚硝酸盐。如果较多摄入,日积月累,会对人体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火锅虽然美味,但要注意煮的时间。
三、酱料应以清淡为宜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人每天食盐不超过6克,其中不仅包括食盐,还包括了调料和其他食物中含有的盐。火锅酱料中常用到酱油、沙茶酱、南乳等等,这些里面的盐含量其实非常高,少吃或最好不吃。推荐用葱、姜、蒜、醋、麻油等来调配,同样可以起到提鲜的作用,而且不会掩盖食材原有的味道。
四、涮食材的顺序先素后荤
先吃蔬菜可以增加饱腹感,后续肉类就可以少吃点,减少热量摄入。
五、食材要烧熟煮透才能吃
肥牛、羊肉、海鲜等是很多人涮火锅时必点的硬菜。不少人在吃火锅时为了追求嫩滑爽口的感觉,往往把生鱼片、扇贝类等放锅里一烫就立马捞出来吃,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些食品易被寄生虫和致病微生物所污染,如果食材未完全煮熟即食用,人容易被感染,出现呕吐、腹泻、发烧等症状。
六、心急吃了热火锅不好
口腔、食道以及胃的黏膜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温度,而火锅浓汤的温度一般均高于这个温度。食物过烫,会对黏膜造成物理性伤害,进而引发食道烫伤或胃炎等疾病。一些本来就有复发性口疮的人,吃了火锅后容易上火,其口疮发生机会增加好几倍。如此反复,还会诱发食道癌变。所以,涮好的食物一定不要马上入口,先放在酱碟中晾凉后再吃。
七、“热锅冰饮”不可取
有些人喜欢边吃火锅边喝冰镇啤酒或者冰镇饮料,认为这样可以解辣。但此法并不可取,因为喝冰镇饮料或冰镇啤酒会刺激胃部血管收缩,减缓肠胃蠕动,减少消化液分泌。此外温度降低,消化酶的活性也随之下降,不利于消化。如此一冷一热,很容易造成胃部不适,引发腹泻等问题。
八、进食时间要控制
由于火锅本身的特点,有的人一吃就是数小时之久,甚至通宵达旦,这样会使胃液、胆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地分泌,腺体得不到正常的休息,导致肠胃功能紊乱进而引发腹痛、腹泻,严重的可能会引起慢性肠胃炎、胰腺炎等疾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pressedflower.net/skczmb/2091.html